(1)对土质的要求
生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甚严格,不论在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或重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生姜最为适宜。土层深厚,酸碱度适宜(pH为6~7),土表0~20厘米内为中性壤土,容重为1.29克/厘米3,总孔隙度与固相之比约为1∶1。这种土壤松紧适宜,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在20~40厘米土层内为重壤土,物理沙粒与物理黏粒大约各占一半,土壤容重为1.32克/厘米3,土壤总孔隙度为50%,其中空气孔隙度为7%,土质稍紧实,但保水保肥力强,可防止水分和养分渗漏。这种土壤的特性是:土壤表层沙黏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松软透气,有利于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而土壤下层保水保肥,营养充足,可为生姜生长后期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非常适于栽培生姜,生姜产量高,品质好。
主要生姜产地土壤物理性质
从土壤肥力状况来看,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原产区有机质含量一般都在1.5%以上,高者达2.96%。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尤以速效钾含量更为丰富,这与生姜的高产优质有密切关系。平原产区与丘陵地产区的土壤肥力有一定差异,平原姜区的土壤肥力较好,无论是有机质含量,还是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丘陵姜区。
生姜主要产区土壤肥力状况
虽然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但不同土质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却有一定的影响。沙性土一般透气性良好,春季地温升高较快,姜苗生长亦快,但往往有机质含量较低,保水保肥性能稍差。若生姜生长后期追肥不及时,容易因脱肥而使产量降低。黏性土春季地温上升较慢,因而幼苗生长亦较慢,但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且肥效持久,到生姜生长后期,仍可为根茎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因而产量较高。
不同土质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2)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
生姜幼苗期,尤其在小苗时期,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反应不甚敏感。据章淑兰等试验,种植在pH为4~9土壤上的姜苗,其生长状况均基本正常,表现无明显差异;自7月中下旬开始,即幼苗生长后期,就可看出不同酸碱度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在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以后,其影响越来越显著。
①土壤pH对生姜茎叶生长的影响。据9月11日及10月20日对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状况的调查,其结果显示,pH为7的植株最高,分别为80厘米和83.2厘米;其次是pH为5和6的植株,而pH为4及pH为8和9的植株较矮。至10月20日收获时,pH为8和4的植株,株高分别仅为62厘米和67厘米;尤其以pH为9的处理,植株最矮,至收获时,株高仅有53.8厘米。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pH为5~7的范围内,生姜地上茎的高度基本正常,但在pH为4以下或pH为8以上时,对生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土壤酸碱度,不仅影响生姜地上茎的高度,而且对叶片的发生和生长亦有明显的影响。以10月20日收获时调查为例,以pH为7的处理,平均每株具有169.4片叶;以pH为5和6的处理,叶数均略少于前者;以pH为9的处理,平均每株只有55.4片叶,与前者相比,其叶数仅为前者的1/3左右,且植株矮小,生长势弱。由此可见,酸性或碱性过强,均对生姜叶片生长不利。在pH为5~7的范围,对生姜叶片的发生和生长较为适宜。
土壤酸碱度对生姜株高及叶片生长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对生姜株高及叶片生长的影响
土壤pH对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生姜分枝的多少,与根茎产量有密切关系。生姜在中性和微酸性条件下,长势较旺,分枝较多。如pH为5~7时,以10月20日调查为例,平均每株具分枝12~14.8个;在酸性条件下,分枝则较少,如pH为4时,每株具分枝10.2个;若在碱性或强碱性条件下,则分枝数更少,如pH为8和9时,平均每株分别只有5.6个和5.4个。各处理差异十分显著,可见碱性特别是强碱性会严重抑制生姜分枝的发生和生长,从而影响根茎的产量。
酸碱度对生姜分枝及根茎生长的影响
生姜不耐碱。在pH为8以上时,不仅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茎也发育不良,平均每株只有10个姜球,平均单株根茎重仅为104~117克,姜块又瘦又小。而采用pH为5~7的处理,则根茎较大,发育良好,平均每株具姜球20个以上,单株根茎重约为前者的3倍。其中以pH为6的处理,根茎生长最好,每株具姜球25.6个,单株根茎鲜重为362克。
综上所述,土壤酸碱度的强弱,无论对生姜地上茎叶的生长或地下根茎的生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姜喜中性及微酸性反应,不耐强酸及强碱,但对土壤酸碱度又有较强的适应性。据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5~7的范围内,植株均生长较好,其中以pH为6时,根茎生长最好。当pH为8以上时,对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发黄,长势不旺,根茎发育不良。生产实践也表明,栽培在盐碱地上的生姜,不仅植株矮小,而且茎秆纤细,分枝少,叶片薄而稀疏,根茎瘦小,产量很低。因此,栽培生姜应注意土壤选择,盐碱涝洼地不宜种姜。如果要在碱性土壤上种植生姜,需先进行土壤改良,把土壤酸碱度调整到适合于生姜生长的范围内,才能使姜苗生长良好。
玄参可选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量元素含量较多的沙质土壤种植。玄参的适应能力很强,喜欢温暖湿润性的气候,耐寒、耐旱、排水量好的地方都能种植。它喜欢肥沃的腐殖质地土壤和沙壤土。黏土、低洼地不宜栽种。它对土壤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但以疏松、腐殖质地含量较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最好。
月季花宜用腐殖质丰富而呈微酸性肥沃的砂质土壤,不宜用碱性土,土质要求:土壤最好是土质疏松的微酸性土质(PH值6.5左右)为佳。
在每年的春天新芽萌动前要更换一次盆土,以利其旺盛生长,换土有助季当年开花。月季花可以用各种材质的花盆栽种,瓦盆自然也是可以的。配制成营养土应该注意排水,通风及各种养分的搭配。
最佳生长土壤:鹅掌柴最佳生长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可以使用,腐叶土加一点基肥或者沙土都可以栽培,保证土质的透气性及排水性良好。
1.生长湿度要求:鹅掌柴喜湿怕干。在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鹅掌柴有一定适应能力。
2.最佳生长温度:鹅掌柴一般的生长温度是15-25摄氏度,低于5就会掉叶子,平时要注意通风。
3.最佳生长光照:鹅掌柴属于半阴植物,每天有四个小时的直射就可以了,不能暴晒。
4.施撒肥料:鹅掌柴主要施氮磷钾混合的肥料,如果是花叶品种,若多,光照弱,会使叶片上的斑块不明显。
5.浇水要点:鹅掌柴在秋三个季节大概3-4天浇一次水,不过不能浇太多水哦,如果积水了会导致根部腐烂,但是又要保持土壤湿润。冬季浇水减少,水温最好和土壤相近。
6.修剪要领:鹅掌柴一般不需要修剪,如果叶子掉落,是下面的枝条比较光,可以将上部剪掉,这样促进萌发新的枝条,剪掉的也可以重新。
盆土更换:将旧土全部去除,并用水冲洗树根,对根部进行修剪,去除盘根及过长的根须,将原来的土、腐叶土、进行混合用新的混合土,最好将鹅掌柴植入陶土盆子中就简单的完
车前草(车前科车前属),别名车辙草、车轱辘草子、牛舌菜、车前实、牛么草子、车前仁、蛤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车前科、车前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根茎短,稍粗。花期4-8月,果期6-9月。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态习性车前草生于山野、路旁、花圃或菜园、河边湿地、路边、沟旁、田边潮湿处;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田埂和河边。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二)生长发育特性车前草在一般土地、田边角、房前屋后均可栽种,但排水良好、疏松、土层较厚、温暖、潮湿、向阳、肥沃的沙质土壤上最适宜,20~24℃范围内茎叶能正常生长,气温超过32℃则会出现生长缓慢,逐渐枯萎直至整株死亡,土壤以微酸性的沙质冲积壤土较好。
葡萄植株在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水平高的沙质壤土生长快。
土质: 桃树是浅根系果树,对土壤要求不十分苛刻。但是桃树耐早怕涝,名仅系好性比较强。因此,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向阳背风的坡地或高燥的砂质坡土上栽培表现最好。 桃树喜微酸和微碱性土壤, pH值在4.5以下或7.5以上的土城则生长表现不良。在碱性土壤长栽培易出现黄叶病。土壤总含盐量在0.13%时,生长仍表现良好,如土壤总含盆量达0.28%以上时,则生长表现不良甚至导致部分植株死亡。 由于桃树是浅棍性果树,根系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当土壤在5℃时,根系开始生长,15℃时开始旺盛生长,22'C时生长最快。林树根系生长一年也有两个高峰。第一次根系生长高峰是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随土壤增高逐渐停止生长。10月上旬土温稳定在19℃时,根系开始第二次生长,11月土沮降至11℃时,即停止生长进入冬季休眠期。因此,第二次生长高峰很弱而且延续时间也很短。 生长习性: 桃树是落叶小乔木,干性较弱,中心主干维持年限短,栽培上多采用开心形。树冠高4-5米,树冠直径依密植程度而异,一般为6米左右。 桃树生长较快,栽植后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枝梢生长旺盛,一年可抽生3次新梢,二次梢也可形成花芽,开花结果。4-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由于结果早,盛果期可维持10-15年,树的寿命较短,大多在20-25年。 桃树结果枝是由新梢上的腋芽分化花芽而形成,为一芽一花。着果的多少和果实的品质与栽培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南方栽培的早熟早桃,常因熟期正遇梅雨期,地下水及空气湿度均高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桃树喜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和地下水位低的土地生长。栽培时选择高燥的砂质土壤或砾质土壤为宜,对于地下水位较低、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黏性土壤也可栽培。 桃树喜光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其中心始终没有中央领导干,而保持开张的树性,因此,在栽培条件下整形时,也应不违背其自然特性,采用受光良好的单层低冠树形,如杯状形、开心形等。自然生长的桃树,枝条密集,光照不良,结果面积小,产量低。从生产中看到,5年生以前不进行修剪的桃树,因其树冠尚小,枝条较少,通风透光良好,结果可能尚好,但6年生以后,树冠逐渐增大,枝量增多,通风透光不良,产量便会逐年降低。而整形修剪合理、树体结构良好的桃树,则产量逐年上升,而且质优、稳产。 桃根中含有苦杏仁甙,此物质在腐烂分解时产生氰氢酸,能对幼树根部产生毒害作用,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故桃树忌重茬栽培,新栽桃树宜选新地。但若必须连作亦应在老树淘汰后行休闲耕作2—3年或采用挖大栽植坑换土的办法以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 总之,桃树生长快,结果早,栽培容易。树性喜阳光,耐干燥,而忌阴湿和不良排水条件。桃产量高,结果早。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肥培水平对种桃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生长在海南越南那边,所以适合热带气候,土壤质地也应很肥沃。
黄花梨采后施肥很重要。由于果实在黄花梨生长消耗了树体大量养分,树体急需一定的养分进行补充;同时,此时又是花芽分化时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养分是否充足将影响次年的产量与品质;树体养分充足能提高树体对后期高温干旱的抗逆性,防止树树体提前落叶,避免“二次开花”现象。黄花梨采后施肥量不能过重,应以速效氮肥为主(如碳铵、尿素),施肥量控制在全年施肥量的10%左右。施后要进行浇水,或在雨后施肥,结合施肥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有效成分利用率。另外,结合采后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可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农药家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药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同时在全园普喷护树将军杀菌消毒,减少病菌源。淮安土质适合种水稻和小麦两季。
红松喜湿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和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红松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对土壤的排水和通气状况反应敏感,不耐湿,不耐干旱,不耐盐碱。红松喜光,幼年时期耐阴。是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发达,侧根水平扩展十分发达。红松是典型的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树种。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