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中国古代农具的发展.....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11-13 09:10:44农机知识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的发达与否又与农具有着直接的关系,先进的生产工具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农具,并不断改进完善,使之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杠杆之一。从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时期到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从春秋战国铁制农具与牛耕的普遍才用到隋唐曲辕犁、筒车的发明。无不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下面我们分四大阶段,略述主要农具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周以前的石制农具   原始农业始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此,人类摆脱了长期靠采集和狩猎取食为生的局面,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那时,我们的祖先使用的农具是石料磨制的(也有一些骨器和木器)。石器作为我国的主要农具一直使用到春秋前后,长达四五千年之久。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有两处重要的原始人生活遗址,即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这两处都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原始农具,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木耒、骨耜等,这是我国最早的农具。其中耒、耜是用来翻土、挖沟、打洞的工具。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男子取代妇女成为生产劳动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农具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出现了三角形石犁。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叔均之时,正值父系氏族公社末。但这一记载未必可信,当时的耕犁很可能是用人力牵引的。犁耕的采用是农业史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另外,这一时期在江南出现了用于捻河泥的水田农具竹竿。其他农具也有所改进,如,出现了石锄、蚌锄等,它们对于开垦干硬的旱地和作物田间管理都有着重要作用。最能说明这一时期农具改进程度的,是近年在安徽潜山薛家岗出土的一把石刀,刀背侧竟整齐地钻有13个细孔。石刀比以前的更锋利,长度也加大了,只要装上木柄就是一把极好的镰刀。   商代是发达的青铜时代。我国各地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多、形体之大、品质之精、造型之美,举世称道。但需要指出的是,从我国大江南北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来看,主要还是用于宗教祭祀和装饰而不是农业生产。所以,直到春秋战国以前,我国的农具仍以石器为主。当然这并不排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间或使用一些青铜器。近年来在河南、湖北、江苏等地就出土了一些青铜攫、青铜铲、青铜镰之类。青铜农具的推广虽然受到造价、产量等限制,但金属农具毕竟代表着我国农具的未来。   青铜时代,我国农具的种类较以前变化不大,耒耜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翻土农具。但是,牛耕在商代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江西大洋洲商墓(一说是祀坑)出土的青铜犁头,为我国牛耕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可以佐证甲骨文中有关犁耕的记载。   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采用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铁制农具已经普遍使用。以铁器作农具,有价格低廉、刃口坚硬锐利、锻打成型方便等优点。铁制农具是我国农具演进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耕地面积扩大了,产量增加了,耕地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这一切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中国社会慢慢由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   春秋时期,除种类繁多的铁制农具外,值得一提的是桔槔被用作灌溉工具。它将一根长长的木头拴在木桩上,一头系上石头之类的重物,一头挂上水桶,利用杠杆原理,让重物和水桶上下移动。用这种方法提水极为省力轻便。《庄子・天地篇》有孔子的大弟子子贡赞桔槔的话:“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中期各国变法之后,更以空前的规模推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起苏鲁、西至川陕的广大地区,都有战国铁器的出土。如,、锄、铲、锸、镰、犁,应有尽有。   三、汉代耧车、翻车、扇车和犁壁的发明   汉代是发明和改造成果最多的朝代,许多机械农具都产生于汉代。耧车是世界上最早的播种机。它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耧车用牛牵引,将开沟、下种、盖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这一大胆和富有想象的设计令人叫绝。耧车有耧架、耧斗、耧腿和耧铲等构成,有一腿的、二腿的、三腿的,以后有多至七腿的。一腿可播种一行。赵过发明的是三腿耧,即能同时播种三行。用耧车播种,一人一天可下种百亩,且埋种的深度和种子的株距行距保持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   翻车,又叫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灌溉工具。翻车系东汉时毕岚首创,三国时魏国的机械制造专家马钧又加以改进。作为一种灌溉工具,它在我国已使用了1800多年。翻车利用齿轮原理,用脚踩带动长长的木链(即龙骨),木链等距离地拴满了竖着的刮板,外面套着水槽。刮板随木链绕时,将水刮入水槽,刮板将水槽拦成一格一格,相当于一个个移动的水箱,随着木链的绕转,水源源不断地流进田里。后来还有牛拉磨盘和风力驱动的翻车,更加省力省工。   扇车,又叫扬扇、风车,是一种扬场净粒的器械,西汉时发明,一直使用至今。扇车由车架、外壳、风扇、入斗及调节门等构成。工作时,将未淘净的粮食倒进木斗,然后一只手摇转风扇,另一只手缓缓地打开调节门,入斗的谷物下落,落下的谷物遇风后,轻轻地,瘪谷和其他杂物从车尾排出,饱满的谷粒从车腋下滑进箩筐里。用它可以把刚从打谷场脱粒或经碾谷后需分糠的粮食淘净。   作为农耕最重要的工具――犁,在汉代也有重大改进,这就是犁壁的发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犁只有一个犁铧。那时犁铧成“V”形,开口过宽,不易深耕,犁铧破土后,很难将大土块翻往一侧折碎,而仅能起破土开沟的作用。这样,牛畜吃力,操犁者也不轻松,耕作效率不高。为了克服这些弱点,西汉时发明了犁壁。它是一块斜卷的铁板,装靠在犁铧的后面,耕地时,能将犁铧铲起的土块翻转撂向一边,松土的效果好,还可以为田地起垅。汉代的耕犁形式很多,除一人一牛的单耕犁外,还有二牛三人的犁,二牛一人的合犁和一牛的双辕的套犁等。其中,一人牵牛,两人各扶一犁的劳作方式曾大力推广。东汉时,还出现了一种轻巧的短辕犁。我国的农具发展到汉代,已基本齐全。   四、隋唐筒车和曲辕犁的出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我国农具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的间歇期。随着隋唐的勃兴,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鼎盛时期,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农具的改进,筒车和曲辕犁的出现,代表着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就。   筒车是一种完全利用水能的灌溉工具,在蒸汽机发明之前,这应该是最先进的科学“自动”装置了。筒车靠流动的河水、渠水冲动水轮提水,水轮外侧周身斜绑着许多竹制或木制水筒,水轮被水力冲击,不停地旋转,水筒随水轮先是入水盛满,再出水翻土,待上筒转过最高处后,筒中的水自然倒出,流入接水槽,最后流到田里。筒车装好后,不需要人员照管,极为省事。   曲辕犁,唐朝诗人陆龟蒙在《耒耜经》中有详细记载。隋唐以前,犁架都是直辕,大而笨重,难于灵活调节犁地的深浅。改直辕为曲辕后,使得犁架变小,使用灵活。这一木之弯使得耕田者在耕作过程中能够自由调节犁地的深浅,从而改变了过去二牛抬杠式的牵引方式,只用一牛即可轻松地挽拉一具耕犁。这一改进,再次提高了耕地的效率。我国的耕地至此基本定型。今天我国农村使用的耕犁仍是这种形式。   我国农具的发展到隋唐时代就基本歇脚了。宋元和明清以后近千年基本都是沿用古人发明的农具。

  (耒耜)传说最古老的工具,大约在炎帝时期。(翻土农具)  (钁) 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似镐的刨土工具)  (铜铲)商代(青铜器。铲土除草用的农具)  (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脚踏耕具)  (犁耕)汉代。(翻土农具)  (都匀犁)春秋战国。(翻土农具)  (镪犁)又写作“枪犁”或“戗犁”,时间不详,产自山西。(翻土农具)  (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翻土农具)  (耦犁)西汉。(二牛三人一组耕地)  (鐴土 铁铧)秦汉时期。(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  (犁錧) 战国时期。(翻土农具)  (犁鑱) 周朝。(翻土农具)  (竹莜)也叫“竹爬” 出现于西汉。(翻土农具)  (銍)战国。(翻土农具)  (镰)周朝。(除草工具)  (疀)没有出土文物,大约时间在春秋战国。()  (劐子)战国。(翻土农具)  (耨)秦代。(锄草的农具)  (锄)西周时代。(翻土农具)  (耰)先秦。(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  (耰钼)先秦。(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 锄把)  (镫锄)元代有记载,具体出现时间不详。(翻土农具)  (桔槔)春秋时期。(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  (渠疏)汉代。(灌溉)  (椟栌)秦,汉代较为普遍。(翻土农具)  (翻车)东汉。(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  (水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农业灌溉工具)  (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农业灌溉工具)  (浙碓)大约元代。(翻土农具)  (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进于明。(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  (孔明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农业灌溉工具)  (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改进。(排水灌溉的机械)  (锸)汉朝。(掘土的工具)  (铁锹)战国出现铁,锨于西汉。(耕地,铲土的农具)  (三脚耧)战国时期就已有一脚耧车,西汉出现三脚耧。(播种机的一种)  (六爪犁)汉朝文献有记载,隋朝把“六爪犁” 注释成 “楎”。()  (耙)北魏。(翻地农具)  (连枷)战国、秦汉时代。(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  (簸飏)最早大约于战国,最晚大约于汉朝。(簸萁)  (杵臼)西周。(臼 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  (石磨)汉代以后才称为磨,汉前称“硙”。(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  (踏碓)发明于西汉。(去秕、脱壳的粮食加工用具)  (风车)汉代。(机械灌溉)  (颺扇)大约源于西汉。(扬谷器,扬除糠秕的一种风力机械)  (耩)北魏有记载。(用耧播种或施肥)  (窍瓠)北魏。(播种农具)  (耘杷)元代《农器图谱》记载。(翻地农具)  (耘荡)元代。(水田中除草松泥的农具)  (耘爪)元代。(除草和松土用)  (秧马)北宋。(插秧和拔秧的工具)  (长镵)唐已出现。(踏田农具)  (踏犁)唐代。(翻土农具)  (犁刀)“犁头”战国已经出现。(翻土农具)  (蹚头)考古挖掘,出土最早的蹚头是北宋时期。(疏松两侧的土壤,清除两侧的杂草)  (推镰)也叫“青铜耨”,春秋战国时期。(翻土农具)  (麦钐)元代。(割麦刀)  (麦绰)元代。(收麦工具)  (麦笼)元代。(收麦工具)  (水碓)魏末晋初时期。(灌溉)  (水碾)魏晋南北朝。(靠水力推动的碾子)  (船磨)元朝。(捣米器具) (碓机) 西汉末年。(捣米器具)  (跖铧)元朝有记载。(翻土农具)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拖拉机旋耕机农具大全(拖拉机旋耕机农具大全图片)

农机农具大全

农用机械包括农具吗?

农机农具农膜属于什么类目?

农具房搭建标准?

以农具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在我们蔬菜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农具呢?(蔬菜种

看到这农具,你想到了哪句诗1.镰刀___________2.犁____

开家农具维修店怎么样?

农具的逐步改进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

汉代发明的耕地农具是什么

写出农具的作用 急急急

传统农机农具和现代农机农具有哪些?

请问 有一种农具 施肥时,可以深入土壤,以减少损失,这种农

传统农业中用于耕田耕地的农具有哪些

中国最早的农具是什么? 名字和用处。

最早的农具是谁发明的

唐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这于改进什么和

今天犁地的农具叫什么

唐玄宗时期,农民创制新农具是什么

未来的农村,会有什么科技农具?

现在农民用的农具和四十年前比有变化吗?

古代时期农具变化过程?

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请列举一些我国传统的水利农具,并详细介绍下

简要说明古代农具的发展趋势

唐朝农民创新制作了哪些农具?这些的农具有什么特点?

农民种植蔬菜时需要哪些现代农具

有哪些常用农具和农业机械,农业机器对农业生产有哪些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的“种”和“收”和什么农具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什么书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什么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指的哪本

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著作是谁所写的

中国古代的神仙和花的传说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著作是谁写的(中国古代农业百

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

中国古代历来农业史著作 中国古代历来农业史著作有哪

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是 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是

中国古代的农业书籍 中国古代的农业书籍有哪些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哪部作品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

中国古代农业典籍 中国古代农业典籍有哪些

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著作是谁写的?(被誉为中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著作是谁所写 中国古代农业百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什么

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著作是谁所写的(被誉为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详细一点ぁぁ

为何中国古代要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园林专著?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是重农抑商的?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私家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有哪些?

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特色?

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代园林分为哪三大类?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土壤耕作原则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有哪几种重要的农业耕种工具?

中国古代各时期耕种工具和灌溉工具

中国古代有哪几种重要的农业耕种工具

中国古代园林共同的艺术技巧和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建筑庭院组合方式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封建统治者怎样稳定粮食价格的?

中国古代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粮食?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思想如何分类?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文章关键词
农具 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