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全苗。
胡麻播后,遇风沙、春旱时,喷施新高脂膜保湿保墒,防止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如遇雷阵雨造成表土板结不能出苗,适时耙磨促幼苗出土。
二、除草。
胡麻出苗后一个月内,茎叶生长缓慢而杂草生长迅速,短时间内便能遮住胡麻,及时清理杂草可促进胡麻发育。
三、适时浇水。
麻枞形后期进行一次灌溉,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原则是不旱不浇,浇水量要少。现蕾到开花期适量浇水施肥,喷壮果蒂灵保花保果。
四、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轮作倒茬;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化肥;加强中耕,清理杂草,降低病虫源数量,及时处理发病中心。
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七星瓢虫、食蚜蝇、草铃等自然天敌防蚜,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
3、物理防治 选用糖∶醋∶酒∶水比例为1∶4∶1∶16的糖醋液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粘虫等害虫。
4、化学防治 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结合新高脂膜提高药效利用率。
大葱苗期管理主要有间苗、除草、中耕、追肥、灌水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秋播育苗的还应做好越冬防寒工作。
出苗前后的管理。播种后3天左右,畦面覆土略有干燥并出现裂缝,能站住人时,可用钉耙将畦面搂平搂细,保持上干下湿,上松下实,有利于出苗整齐。
秋播6〜8天出齐苗。春播由于地温低,10〜20天才能出苗,浸种催芽可提早出苗,提倡地膜覆盖育苗,可以苗齐、苗壮。 在即将出苗时要浇蒙头水,在子叶未伸腰前也要浇水,以免畦面板结。
1、促进生根。这种情况是由于根系发育不好,土壤环境差的原因导致的。首先长势不足,是由于移栽前、后,对辣椒苗的苗期根系发育问题重视不足。苗期的缓苗期,移栽前后期,保根、生根很重要。针对辣椒移栽后的根系发育不良以及长势不良问题,这个时候促进生根很重要。
2、抢晴栽苗。当土壤墒情适度时,抢晴栽苗,越是晴天移栽越有利于根土吻合,缩短缓苗期,快速恢复生长。同时,移栽大田要做到窄厢深沟,或高畦栽培,以便于排水。
3、适期浇水。除移栽定苗时浇定根水外,缓苗至开花前一般不再浇水。连续干旱时只需轻度浇水。当幼果长到3厘米左右长时,如遇干旱可沟灌,进行湿润管理,切忌大水漫灌。
苗期的温度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种子发芽出土时期应维持比较高的温度,这样出苗整齐,白天温度30℃左右、夜温18~20℃为宜。
为防止幼苗徒长,辣椒播种出齐苗后要适当降低温度,白天降到22~25℃、夜温降到15~18℃,保证子叶肥大、绿色,叶柄长短适中,生长健壮。
小苗期地上部生长量不大,但根系发育较快,尽量增加光照度,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地温。
分苗前3~4天应降低温度,白天加强放风,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以利分苗后的缓苗。
在分苗后1周内,为促进根系恢复生长,要保持较高的地温,适温为18~20℃;约1周后幼苗新叶开始生长,表明幼苗已开始发生新根,这时逐步适当通风降温,特别是要降低夜温,以防幼苗徒长;要尽量改善光照条件,经常保持玻璃、薄膜清洁;要经常轮换放风口,促进秧苗整齐一致,健壮生长。
对于辣椒大棚、温室早春栽培,为增加幼苗对早春低温等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定植前要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以增强幼苗的抗寒性。
定植前10~15天,白天气温降至15~20℃,最低夜温降至10℃左右,不高于15℃;同时白天逐步揭开覆盖物,加大通风量。
但低温锻炼要逐步进行,温度不可突然降低太多,以免幼苗受冻害。
1、播种时间在9月上中旬,移栽时苗龄50—60天。播种方法以撒播为主,也可沟播。用种量为每平方米5—6克,以每1/15公顷大田用种100—150克为冷。播前浇足底水,播种后7—8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苗距3厘米。注意防治害虫,消灭杂草。
2、管理施肥。洋葱根系浅,喜肥水,应选择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土壤种植。每1/15公顷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千克(有机肥最好进行杀菌处理),硫酸钾复合肥75—100千克,尿素30千克,均匀撒施于地面,然后耕翻,耕深20—25厘米,要精耕细耙,做到土壤无明暗坷位。整地后,起垄整畦,垄宽30—40厘米,畦面宽180厘米,种植带宽210—220厘米。每1/15公顷撒入1千克地虫净、搂平镇压。每1/15公顷喷洒施田补100—150毫升,最后覆盖地膜。
在管理苗床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并保持温度适中。播种初期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遮阳网进行短期覆盖和适当通风。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在苗期喷洒或倒入2或3种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幼苗的质量。
该地块土层较深,且未曾种植过茄子水果和蔬菜,但没有耕种,则施用了667平方米的腐烂优质有机肥料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和复合肥料50千克作为基础肥料。
当苗龄约为30天时,当3叶1心到4叶1心时,选择下午3点后的阴天或晴天进行种植,尽量不要让幼苗枯萎。育苗前先将水浇好。脊高20厘米,宽70厘米。植株间距为45厘米x 50厘米,667平方米,种植了3,000株植物。在苗期需要连续浇水2至3次,以降低地温并促进苗期。
播种5〜7d后,浇水一次。生根后,适当控制水分,促进生根和植物矮化,即起蹲作用;在雨天,要及时清除田间积水,并在开花结果前适当控制浇水,以达到地面干湿两用;开花后要适当浇水,以保持地面湿润,并防止土壤太干或太湿。在10月中旬之前,温度很高,因此请早晚浇水以降低地面温度。航交担心积水,因此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弄平温室内外的沟渠。
栽种后,每10天施用1%的复合肥料以促进树木生长;在开花期,应适当控制肥料水,以防止植物生长太长而导致花朵和果实掉落;结果后及时施肥,每667 n施用20kg复合肥。促进果实扩大;进入收获期后,每2至3次收获都需要浇一次肥料水,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在收获后期,为了防止过早衰老,有必要经常补充叶子。
重瓣矮牵牛花发芽以后的幼苗生长是比较迅速的,这个时候的幼苗相对根系还是比较脆弱的,因此要注意土壤不要过分的湿润,要多晒太阳。
一、整地
青萝卜的根系较深,但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低,不同的土壤性质种植出的青萝卜品质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青萝卜最适宜栽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营养成分充足的沙质壤土中。
种植青萝卜的时候,要先进行深翻土壤,重施基肥,基肥的话一般是以底肥为主,磷肥、草木灰和碳铵辅助。先将钾肥翻入土壤中,然后耙平土面,再按照行间距1.2m左右进行开沟,最后进行晒土就能等待播种了。
二、播种
青萝卜的播种时间和当地的气候相关,大部分地区都是在8月份左右进行,10月底的时候就能收获了,但有的地方会晚一点,生长期和收获期也会控制在12月份之前。播种的方法一般都是选用的条播,选在阴雨天气播种,间距为60cm左右,均匀播撒种子,再覆土掩种即可。
三、苗期管理
青萝卜的生长期不长,苗期也端,所以一般青萝卜播种的时候是没有按照株间距进行的,因此播种以后还要进行两次的间苗。第一次间苗在青萝卜幼苗长到4~5cm左右时,此时株间距在4至5cm左右,然后每周浇1次水,主要是为了保持田间水分,促进青萝卜幼苗生长。第二次间苗在青萝卜长出四到五片真叶时,每个植株之间的株距在30~40cm左右,并且还要进行一次浅耕,浅耕是为了增加土壤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
四、田间管理
一般当青萝卜幼苗进入生长期后,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也增加了,前期我们需要促进地上青萝卜茎叶的生长,通常可以施用三元复合肥,每隔10d左右浇1ci,每隔半个月左右进行1次中耕除草。
当青萝卜根茎开始壮大时,就需要注意水分的均衡,避免青萝卜根茎出现开裂现象,这个时期一般是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进行追施,磷肥和尿素可以合理的进行使用。
播种后,冠层主要在1,2年内生长,施肥是基于“勤施薄施”的原则。下种植前施用基肥的状态下,当第一个新的爆发变绿,应用1代替水和肥料,如1:1.5粪便水或水分解1:50麸,施肥一个每月一次,逐渐集中和使用。从12月到明年1月,增加有机肥,每棵树约10公斤,或250至500克花生糠。
在第二年,每三个月施肥一次。在冬季有机肥是主要因素。除了提高土壤肥力外,还需要改变土壤,增加根群数量,为今后的结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苗期的温度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种子发芽出土时期应维持比较高的温度,这样出苗整齐,白天温度30℃左右、夜温18~20℃为宜。
为防止幼苗徒长,辣椒播种出齐苗后要适当降低温度,白天降到22~25℃、夜温降到15~18℃,保证子叶肥大、绿色,叶柄长短适中,生长健壮。
小苗期地上部生长量不大,但根系发育较快,尽量增加光照度,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地温。
分苗前3~4天应降低温度,白天加强放风,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以利分苗后的缓苗。
在分苗后1周内,为促进根系恢复生长,要保持较高的地温,适温为18~20℃;约1周后幼苗新叶开始生长,表明幼苗已开始发生新根,这时逐步适当通风降温,特别是要降低夜温,以防幼苗徒长;要尽量改善光照条件,经常保持玻璃、薄膜清洁;要经常轮换放风口,促进秧苗整齐一致,健壮生长。对于辣椒大棚、温室早春栽培,为增加幼苗对早春低温等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定植前要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以增强幼苗的抗寒性。
定植前10~15天,白天气温降至15~20℃,最低夜温降至10℃左右,不高于15℃;同时白天逐步揭开覆盖物,加大通风量。但低温锻炼要逐步进行,温度不可突然降低太多,以免幼苗受冻害。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