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28小麦种-基本资料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9
品种名称:淮麦28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周麦13/新麦9号
淮麦28小麦种-特征特性
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色,分蘖力[《植物学》专有名词。]较强,成穗率偏低。株高93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长、上冲,叶色深绿,植株有蜡质,株行间透光性好。穗层不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腹沟较深、饱满度一般。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37.4万穗,穗粒数38.7粒,千粒重[千粒重是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稻谷的重量,以g为单位。]41.3克。冬季抗寒性[植物耐寒性指植物一般能耐零下短时低温影响的特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较弱。抗倒性中等。较耐高温,熟相好。接种抗病性[抗病性是病理学用语,指树木与病原物在长期进化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各种抵御有害病原物的特征和能力。]鉴定:慢叶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枯病。区试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指在田间条件下以作物为研究对象的各种试验的总称。]部分试点中感叶枯病,高感叶锈病和条锈病,有颖枯病发生。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98克/升、790克/升,硬度指数49.0、51.5,蛋白质含量13.53%、14.12%;面粉湿面筋含量27.4%、28.2%,沉降值29.8毫升、32.7毫升,吸水率53.1%、53.4%,稳定时间6.4分钟、8.2分钟,抗延阻力298E.U、387E.U,延伸性13.9厘米、12.4厘米,拉伸面积59平方厘米[平方厘米是一种通用数学计算单位、面积单位。]、66平方厘米。
淮麦28小麦种-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区域试验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 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 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 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平均亩产576.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6%;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5.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9.54%.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6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蚜虫等病虫害。高水肥地注意控制播量,掌握好春季追肥浇水的时期,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