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速成大规格苗种 计划抢时间速成大规格苗种的,一般每亩放养水花10万尾左右,鲢、鳙鱼还可适当多一些,肥水塘可适当密些,新塘、瘦水塘应适当稀些。 鱼苗饲养20天左右,便可长到3.3厘米(寸片)左右,称夏花。这时就要进行第一次分塘,一般每亩放夏花1-1.5万尾。 经30天左右的培育,夏花长至6.6厘米(2寸)左右,又要进行第二次分塘,每亩放5000-8000尾为好。 再经50天培育,鱼种达10-13厘米(3-4寸)时,要进行第三次分塘,每亩放3000-4000尾,这样饲养到年底,如果培育管理得好,每亩可育出300-400公斤大规格鱼种(苗种),规格一般可达17厘米以上。 如果嫌分塘麻烦,一次下塘,一养到底的鱼塘,每亩建议放入夏花(寸片)5000-6000尾,到年底即可养成大规格鱼种(苗种)。
2.
合理密养 正规的合理密养是每亩放养水花一般标
也许你猜不到刚从鱼卵孵化的小鲢鱼吃什么,它吃蛋黄,没错就是鸡蛋煮熟后的鸡蛋黄。鲢鱼在人工养殖时,也是采取人工孵化的方式孵化鱼卵,刚出卵的鱼苗小的真的如同针尖,但它也需要进食,这时就可以把煮熟的蛋黄捣碎溶入水中,让鱼苗进食。
当才出卵的鱼苗喂食蛋黄约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后,就可以选择鱼塘来投放。鲢鱼喜食水中的浮游生物,那么在投放时就要加强肥水的管理,以便水质肥沃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
花白鲢是杂食动物,想要它长得快在鱼苗阶段要给它提供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等它长到1.5厘米的时候给它提供豆浆、米糠、豆渣粉和人工微颗粒饲料,饲养方法如下:
水质适宜:饲养花白鲢的水质必须干净,每隔一个月需换一次水,每次不超过三分之一。
生长环境:保证食物充足,夏季还要遮挡强光,避免水温太高。
花链一般采取上午9 时和下午15 时两次投饵。
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
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喜食腐烂食物,常与草鱼搭配饲养鲢鱼吃草鱼的粪便,故有一草养三鲢之说。
花鲢鱼养殖技术
1、建立鱼塘 想大量养殖花鲢鱼,必须要建立合适的鱼塘,这种鱼要求鱼塘面积比较大,最好在4到8亩之间,水深要超过两米,而且在放养鱼苗以前要施用有机肥进行培养,有机肥可以选择敷熟的动物粪便或者饼肥,但是肥料要适量,不能浓度过大。
2、放养鱼苗 养殖花鲢鱼应该在每年夏天进行放养,放养可以分为单养或混养两种,惠阳,也就是再放入花鲢鱼鱼苗的时候,再放入其它种类的鱼苗,这样能维持鱼塘中生态环境平衡,利于各种鱼类生长,而且也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花鲢鱼最适合和鲤鱼白鲢等鱼类一起养殖。3、日常管理 花鲢鱼这种动物平时以鱼塘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所以在养殖期间一定要保持池塘水质肥沃,浮游生物数量较多,这样才能为花鲢鱼提供充足的食物。另外在养殖花鲢鱼期间,人工投入饲料时,一定要保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饣饲料的利用率。
4、越冬管理 秋末冬初气温明显下降,这时花莲鱼的活动量就会减少,在温度降到十度以下时,花鲢鱼几乎不会在进食,这是必须要把池塘中的花莲鱼取出,集中放养在比较深的鱼塘中,如果没有条件,则需要把所有花鲢鱼全部清空以后出售,在来年天气温暖以后重新放养鱼苗。鲢鱼吃什么食物 1、鲢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
2、鲢鱼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喜食腐烂食物,常与草鱼搭配饲养鲢鱼吃草鱼的粪便,故有一草养三鲢之说。
3、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
一、池塘的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 ,无渗漏,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池塘。面积5-20亩,水深1.5-2.5m为宜,塘泥10-20cm,无杂草丛生。
二、清塘,培育大型浮游动物
夏花(乌仔)放养前10-15天,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干法消毒,用量分别为75~80kg∕亩和5kg∕亩,以杀灭病原生物及野杂鱼等。使用市售商品清塘药物时,要按说明进行,必须试水后放鱼。
待消毒药性消失后,于放苗前7-10天,开始投施用2.5%的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16%)堆沤发酵好的鸡粪、猪粪、牛粪等畜禽粪肥,施肥量为200-300kg∕亩,然后向池内注水至80-100cm,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入池的鱼种提供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生物饵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提高鱼种放养成活率和加快其生长。
传统的花鲢、白鲢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第一、准备食材
鲜活花鲢一条(1500克左右,之所以要一整条,一是比较划算,单是买一个鱼头会比较贵,二是保证新鲜), 老豆腐200克,海鲜菇50克,生姜,小葱,香菜,料酒,白酒,食用盐,白糖,胡椒粉,粉丝,一盆开水。
第二、处理食材
1、把花鲢拍死去鳞,从鲜背下刀切开,去掉内脏,把里面的黑膜也去掉,最后从鱼腹的鱼鳍处下刀,取下鱼头装盆进行下一步的腌制。
2、 准备生姜15克,切成姜片放入盆中,几根小葱捏出葱汁放入盆中,再加入适量的料酒,然后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备用(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祛除腥味和增香)。
3、把老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条形状备用。
4、把海鲜菇切去头部,清洗干净备用(目的给鱼头汤增加鲜味)。
5、把粉丝剪断,放入冷水中浸泡10分钟(目的增加菜品的内涵)。
6、把香菜切成小段放入装鱼头汤的盆中备用(给鱼头汤增加香味)。
?
一、钓鲢鳙线组和装备
手竿台钓线组主线3.0,子线1.5或者2.0。钩的选用看个人的喜好。大小其实都无所谓。大钩搓大饵,小钩搓小饵。竿子4米5。5米4.6米3.7米2.等等都可以。但我个人而言,主攻大型鱼种,还是配备,前打,矶竿,中通,一些曳力的装备,比较合适。特别在锚到鱼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拔河带来的炸窝,切线,断竿、跑鱼等情况。
二、钓鲢鳙调漂技巧
基本双钩挂饵找底,然后往上推漂露出水面1目。然后减少铅皮直到3目或者4目。毕竟不是专业,饵一次大一次小,减少1目或者增加1目都不用重抛。而且那样在垂钓比较清澈醒目,不用刻意调1目钓2目,很适用于矶竿,前打,中通。因为可以甩远。很多网上介绍,直接空钩调高目在枣核之上一目,也可以,只是个人喜好问题。
三、钓鲢鳙饵料技巧
现在很多帖子,视频都说鲢鳙共同点就是喜臭。其实,简单一点,花鲢喜腥,白鲢喜香。包括现在流行的狂钓鲢鳙,就有腥香二款。
笔者感觉,对于鲢鳙,其实就是饵料的状态至关重要。雾化就是吸引鲢鳙最关键的。现实的列子:一个哥们带我去过星海。他就主攻白鲢,用狂钓鲢鳙香型单开,他上二尾,我空军全天,基本控制饵料30秒到1分钟雾化,就可以了。
四、钓鲢鳙漂相
花白鲢鱼吃口都不是很相同,花鲢吃口重,实战几个钓点而言,基本顿口为主,下顿1目到3目,甚至黑漂。基本漂上下浮动,瞬间顿口为主。白鲢吃口轻,有时只有三分之一目,更多的时候,是上浮之后下浮期间半路停漂。
五、钓鲢鳙水层
很多人都说钓花白鲢,早晚钓水皮,中午钓半水,其实没有那么百分百的肯定。我都是从底找起。因为很多钓花白鲢鱼的饵料,在雾化之后都有上下浮动的效果。钓鲢鳙从底10-20公分开始往上找鱼层,是最有效的。也减少不必要的锚鱼,而且一竿一竿的在钓点找鱼层,其实也在打窝。
每次按照水深的深度。不断往上找鱼层。如果3米水深,可以每10公分,往下拉漂。每个水层杆数,按照鱼情和当地鱼塘的密度决定。一直到某个水层,发现上下浮动,或者漂左右晃动。顿口。然后再那个钓点,继续抛竿。确定是否目标鱼。
养花白鲢鱼每亩水面养300-350条。
作为主养鱼种,一亩水面应该放养300-350尾的花白鲢,是最合适的范围。由于鲢鱼与其它四大家鱼不是在同一个水层区域内活动,因此可以与四大家鱼混养,提高单位面积的鱼总产量和经济效益。
1、饲喂管理
花白鲢主要以天然浮游生物为食,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培育浮游生物。其次还需要恰当的喂一些精料,比如黄粉虫、红虫、蚯蚓之类的精加工饲料,饲料投喂必须要多元化,单一的饲料投喂可能会给白鲢鱼造成营养不良。
2、水质管理
花白鲢基本上不用怎么换水,但这样养殖的鲢鱼产量和质量并不高,因此可以隔1个月左右换1次水,在冬天时要隔3个月才换1次水。在养殖时一定要注意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随时要备好供氧机或增氧剂。
3、日常管理
早中晚坚持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生长等情况,水质、水位波动等,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记录好每天的养殖日志。
4、鱼病防治
定期施用聚维硐碘或生石灰,以杀灭塘中病菌,避免青鱼细菌性疾病。为预防青鱼肠炎、烂鳃病等,定期投喂些中草药提取物,像杜仲素之类。
在养殖条件好的情况下,鲢鱼1年一般能够长2斤左右,不过具体能够长多少还是需要根据养殖技术、摄食条件等因素而定,为了促使鲢鱼长的更快,除了需要提供充足的饵料之外,还要保证水温适宜,因为水温越适宜,鲢鱼的摄食量便越多,成长速度也就更快,水温一般以在23-32℃为宜,同时还要保证池水有一定的肥度以及周边环境的安静。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