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合理修剪使其达到理想的株形,体现出园林植物的色彩美、风韵美、形体美及植物与建筑、雕像、山石、溪瀑等建筑小品的协调之美,从而满足不同园林功能的要求。
特别是造型植物通过整形修剪,可大大提升园林艺术效果。通过疏枝改善冠内通透条件,满足植物对光照的需求,有利于枝条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通过修剪控制植物的过旺生长,均衡树势。对衰老树行重度修剪,又可达到更新复壮的效果,使植物恢复旺盛的生命力,延长植物寿命,保持长期、稳定的景观效果。
调节生长与结果关系,提高花、果观赏效果。生长是花果类观赏植物结果的基础,而结果反过来又会影响树木的生长。
园林管理的重点是植物的整形修剪,它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创造和保持合理的植株形态,构成有一定特色的园林景观,建设精品化公园、广场需要对植物进行学的管理方可提升档次,营造出最佳的环境,为市民造福。
植物修剪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整形修剪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改变植株形态,垂柳的婀娜多姿、松柏的苍劲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二是促进枝干布局合理,三是通过绑扎、拉等整形手法给植物造型提升观赏效果,可塑造成几何图形、动物及卡通形象,受到儿童们的喜爱,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植物的良好习惯。
1 提高光能利用率
日光是果树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因素,修剪则是调节树体光照条件的重要措施。
据研究:在7年生梨树上夏剪后,其主枝分枝处的光量为2.6%-58%,而未修剪的光量仅为0.7%-5.3%,显然修剪使光量显著增加。夏季修剪去新梢长度50%和75%,在当年基部较老叶片上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率比不剪树要高36%。
树冠光照随叶幕厚度的增加而减弱。一般落叶果树叶幕厚度为1.5米,柑橘类为1米左右光能利用较好。采用夏剪和扭梢均可达到和维持其适宜的叶幕厚度。
2 控制树冠大小
在果树栽培上,把能得到较强光照,叶片能积累营养的叶层区域叫有效叶幕层;光照太低,叶片不但不能积累养分反而消耗养分的区域叫无效叶幕层。
通过修剪,可控制树冠的过分扩大,将树冠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垂直投影来看,树冠占地面积70%为最好,剩有30%的树行空间,斜射日光就能进入树体中下部,既可扩大有效叶幕层的面积,也便于田间操作和机械化作业。
一般重修剪的树体大小和重量均比不修剪和中度修剪的树小。幼树修剪将使树冠扩大的速度减慢。随着树龄的增加,修剪对树体大小的抑制作用将减弱。
3 培养树形
自然生长的果树,大多是多主枝圆头形,下部枝条稀而上部枝条密,阳光被上部叶片阻挡,形成的有效叶幕层很薄;上部叶片光饱和,中下部叶片光照不足而形成光饥饿,全树光合作用效率低。
通过整形修剪,可以使果树形成下部大、上部小的纺缍形,做到主枝之间互相不重叠,树体能透光,则光线照在树上能均匀分布,从上而下一直到树冠内部的光饱和现象很少,光饥饿的叶片也极少,整体光合作用就大大提高。
对有些不易形成中央主干的果树,可以修剪成开心形,使每一个主枝修剪成下边枝叶多、上部枝叶少的塔形枝,使阳光能照到内部,主枝之间距离较大,互相不重叠,也能达到通风透光,使叶片大多处于有效叶幕层内。
4 促进花芽分化
由于植物体内生长激素主要分布在各生长点,而顶部生长点浓度最大,因此顶部生长点得到的营养物质就多,同时上部光照条件又好,因此造成顶端优势。
通过整形修剪可以削弱顶端优势,使生长量变小,养分积累,从而引起花芽分化;也可以缩短枝条的长度和缩短水分、养分的运输距离,减少发育枝、徒长型结果枝和长果枝,增加短结果枝、花束状结果枝和形成密集的结果枝组。
当需要枝条结果时,修剪可以改变枝条角度,这是营养枝转化为结果枝的主要方法。
修剪并不一定用剪刀剪,也可以用绳子代替剪刀,用拉枝、拿枝、扭梢等方法使枝条角度开张,甚至平生和下垂,来促进花芽分化。
5 克服大小年结果
自然树形的果树往往有大小年现象。原因是结果多后,树体营养亏损,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供给果实和种子,而花芽分化减少,引起第二年开花结果少,产量低;当年树体结果少时,光合作用产物在枝条的积累增加,促进花芽分化,又引起下一年开花结果过多。
修剪可以克服这种大小年的现象。在修剪时注意结果枝或结果母枝的留量,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加上疏花疏果的调节,就能使产量稳定。
6 提高果实品质
自然生长的果树,大年结果太多,单果重量减少,含糖量和营养含量必然降低,品质下降。冬剪可以使养分集中,增加每一个果实的叶面积和细胞体积;夏剪可以使阳光成倍地透过树体,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