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化可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1.1净化空气
人口和工业密集的城区,每天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主要靠植物补偿来维持生态平衡。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多20倍,所以森林和绿色植物是地球上天然的吸碳制氧工厂。有资料显示,许多工业城市每年1hm2降尘量为5000~10000kg。据专家测算,1hm2树林1年可吸收各种灰尘达300~900kg,绿地减尘率达37.1%~60%。植物对许多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吸收净化作用。据测定,1hm2柳杉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720kg,1kg臭椿干叶能吸硫330g。
1.2净化水体
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污水有明显作用。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重金属,可以吸收地表污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的细菌含量。
1.3净化土壤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有净化土壤的能力。
地球绿化面积已从当时的30%发展至今天的85%(包括海底森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生态资源重要性认识的进步,同时也是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这不是一个国家的进步,而是整个人类的进步.
而我国《城市绿化条例》已经于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日国务院第一○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起施行。以下连接是相关条例的详细说明:().此条例的颁布同时也说明了绿化对城市的重要性.
人们常常把绿色比喻成生命,比喻成和平.的确绝大多数绿色植物所提供的氧气是生命延续的必要元素.
一个城市的绿化率的高低,体现出了该城市对绿化的重视程度,体现出了该城市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了该城市的管理水平.
现在社会有一个现象,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一到假期,就有一大部分人会选择回乡下渡假,或者去公园游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下,缺少了绿色的滋润,让他们身心感到疲乏,而大自然的气息,泥土花草的气息可以调节那些不适.
那我们这样想,我们为什么不把我们的城市也给包裹上绿色的衣服呢!何必再去舍近求远呢?!
在城市里植树造林,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增加经济收益,净化空气,确保太阳的照明度,防止火灾、水灾,及缓和气候条件,并构成优美的景致。绿化城市不仅能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面貌,还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因此,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城市绿化。我国解放以来,城市绿比取得了很大成绩,出现了不少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的绿化城市,但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绿化还比较落后。不过,只要动员起来,奋起植树造林,实现“绿色城市”的理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1.本地种大量减少,外来种大量引入
如对波兰不同人为干扰下植被的种类组成研究表明,在林地中本地种占70-80%,在村庄占70%,在小城镇占60-65%,在中等城镇占50-60%,而在大城市只占30-50%。
2.从生活型组成来看,一年生植物比例大大增加
如对柏林的研究表明,一年生植物在建成区占33.6%,在半建成区占30%,在近郊区占33.4%,而在远郊区则只有18.9%。
3.处于演替初期的植物群聚占很大比例
由于人为活动长期、频繁的干扰,城市的大部分植物群落一直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演替顶级。
4.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
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城市内的植物群落往往比自然状态下简单。[2.本地种大量减少,外来种大量引入
如对波兰不同人为干扰下植被的种类组成研究表明,在林地中本地种占70-80%,在村庄占70%,在小城镇占60-65%,在中等城镇占50-60%,而在大城市只占30-50%。
2.从生活型组成来看,一年生植物比例大大增加
如对柏林的研究表明,一年生植物在建成区占33.6%,在半建成区占30%,在近郊区占33.4%,而在远郊区则只有18.9%。
3.处于演替初期的植物群聚占很大比例
由于人为活动长期、频繁的干扰,城市的大部分植物群落一直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演替顶级。
4.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
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城市内的植物群落往往比自然状态下简单。[2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