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第二:根据路面破坏状况,提出几种养护方案进行对比,优选 第三:施工方案设计 第四:具体施工
养护时间
1、树木涂白:主要以10月下旬-11月为主,气温在8-20°C之间。低于5°C不建议涂白,干燥慢,容易脱落。
2、浇水:9月中旬开始控水,草坪、绿篱、苗木均要延长浇水时间。浇灌防冻水时间以夜冻日消为宜,小雪节气前后开始浇防冻水,此时的平均温度在5℃左右。浇防冻水的时间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时间点,根据天气灵活掌握。浇灌2-3次为宜。浇灌顺序是一般是苗木绿篱草坪,间隔1-2天再浇灌一次,确保浇透。冬季干旱时每月补水一次。
3、施肥:磷钾肥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下旬,配合有机肥一起。采取环形钩、撒施等方法。施肥后配合浇水。落叶树种先施肥,常绿树种后施肥。磷钾肥一般到11月份不再推荐使用,因为气温低,吸收慢,土壤溶液浓度大不利于根系生长
混凝土的养护方案有以下几种:第一溥膜敷盖,第二种浇水养护方案,第三种蒸汽加热等方案
随着公路路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对于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路面在广泛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车辙、裂缝、松散、龟裂,泛油坑槽、脱皮等破损病害。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维修养护,将会进一步使病害加重扩散,加速沥青路面破坏,影响公路的使用安全性能。
沥青路面养护的技术措施
2.1局部养护
(1)局部填充;一般适用于由于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横向裂缝。裂缝密度小,较稀疏。缝宽小者,可直接用热油或乳化沥青灌缝;缝宽大者,则应填充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捣实,烙铁封口,随即撒砂、扫匀。为了增加填缝料与裂缝表面粘结力,可采用鼓风机吹入高压空气排除尘土。
(2)局部表面处理;路表面呈现有松散、泛油及局部磨损抗滑性能受到影响时,可以在损坏的表面上洒一层沥青,然后再撒一层石屑并压实,起到控制其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或者路面局部出现小面积轻微网裂、龟裂时,可采用刷热油法处治,或进行小面积喷热油封面,以防止渗水扩大病害。
(3)局部修补;当路面出现小面积严重网裂、龟裂、块裂以及坑槽,可采用局部挖补方法进行处治。在病害位置划线开方槽,清扫干净,槽底、槽壁均匀刷一层粘结油,采用冷拌法、热拌法或乳化沥青混合料填铺。
(4)翻浆处理;首先铣刨路面,开挖基层,填筑砂砾垫层,修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养生后,重铺沥青面层。根据需要设置横向排水盲沟,沿路基纵向设置集水并将地下水排出路基。
(5)严重龟裂处理;对行车道严重破损部分先铣刨、开挖,重做水稳层,摊铺粗、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然后全幅路面罩面。
(6)沉陷、桥头跳车处理;先将沉陷处铣成规则形状,摊铺沥青混凝土,达到原设计标高。
(7)桥面处理;首先对破损板梁或桥面铺装破损部分凿掉,重新浇注混凝土,并达到强度的70%以后,再组织路面施工队伍摊铺桥面沥青混凝土。
2.2表面层处理
表面层处理,多用来改善路表面由于非结构强度有关所引起的损坏。
(1)薄加铺层。薄加铺层也称其为罩面。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混合料,解决路面的一般性破损,并且改善路面的抗滑能力和平整度的措施。薄加铺层的厚度一般不大于3cm。在罩面前,要修补好破损的原沥青路面,必要时铺设整平层,且要铲除因逐年喷油封面加厚的软油层并予以整平。
(2)表面刨除和薄加铺层。当路表面的破损比较严重时,使用薄加铺层效果将不会
养殖方法: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期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北方地区可移至室内越冬。它稍耐阴,畏强光暴晒,所以生长期可养在半阴散光处,避开直射的强光。湿润环境中利于生长,应该及时浇水,坚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干燥时喷水保湿。
方案及措施如下所示:
应该使植物保持一个较为饱满的状态,可以将植物的枝干进行内部较高外部较低的修剪方式进行修剪,并使得各种丛生的枝杈能够得到较为均衡的生长。
①落叶之前:落叶之前喷施的杀虫杀菌剂,主要是为了保持树木叶片健康和枝条健康,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使园区内各类植物的叶片能够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使之制造更多的营养,以提升植物的木质化程度和芽体饱满度,提升植物的抗逆能力。
②落叶后:在落叶植物落叶之后,要对整个园区内的落叶植物进行一次杀虫、杀菌清园工作。主要目的是使园区内各类植物在越冬时尽量减少越冬病菌和虫卵,为来年植物健康生长打下基础。通常该项措施是在冬季修剪后进行。
一.修剪的原则:应根据具体的目的要求进行修剪。
1.根据园林绿化对该树木的要求来写出方案。例如:侧柏做孤植树和绿篱的修剪方法完全不一样。
2.根据树木的生长发育习性做出修剪方案。例如: 连翘和木槿修剪方法就不同。
3.根据树木的生长环境修剪。例如:同一树种在多风的地方和背风处修剪方法也不同。
二.修剪的时期:由生长特性决定
1.休眠期修剪
2.生长期修剪
根据具体目的和树木的生长习性提出的修剪方案。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水分管理 目前高速公路绿化带尤其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养护管理,由于战线长、数量多,又无自然喷灌系统设施,土壤持水量小,土质多为修建公路时遗留的杂质土,中央分隔带的花草树木所需水分主要靠人工补给。
在日常养管中,浇水次数多少,依天气状况和旱情而定,以能保证各种植物正常生长为原则。
在自然降雨量少的情况下,特别易出现旱情,必须掌握好生长期的浇水即4至10月的浇水次数,休眠期的浇水,即11月上、中旬的封冻水,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的解冻水,每次灌水量水深15至20厘米,单株植每穴灌水0.15至0.2米,如因坑小水量不足可连浇两次,不可水量过小,不能只浇表皮。
浇水应依次进行,以防漏浇。
浇水必须适时,不能等旱情特重的时候进行。
如有条件的情况下,浇水后要适时松土除草,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减少杂草与树木争水争肥,以利于保墒、通气和根系发达。
院落、立交草坪应见干即浇,而中央分隔带的草皮一般随浇树时进行。
高速公路绿化绿化植物的养分管理 在水分正常供应的情况下,要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有相应的营养元素和养分物质的供应。
对于中央分隔带,由于树木数量多、战线长,若用农家肥,其用料量太大,最好施用叶面肥。
院落、立交匝道、广场等面积集中,土质较好,施肥量及次数可相应减少。
基肥一般在深秋和初冬进行,此时树木从根颈以上均处于休眠期,而地下部分还处于高峰期,有利于根伤愈合,而且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保墒。
追肥的季节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决定,由于高速公路里程较长,追肥的次数一年两次为宜,最好与灌溉工作有机结合。
追肥的时间一般在4至6月底前进行,不宜太晚,否则易引起树木抽条,不利越冬。
肥料成分应以N、P、K为主,施肥后最好跟上浇水,以免肥效散失。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整形修剪 高速公路上车速快,空间封闭,必须确保绿化植物不能影响司机的行车安全,因此要及时对中央绿化带、边坡、立交等区域的绿化植物进行定期修剪。
花灌木在修剪时间上应注意,凡先开花后出叶的,如榆叶梅、紫荆等,应在春季花后压缩修剪老枝,适当疏剪弱枝,以促发壮枝,利于次年开花。
乔灌木的修剪主要是为了提高成活率和注意培养树形,同时减少自然伤害。
因此,应在树冠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适当重剪,其生长期修剪一般在5至6月份进行,休眠期修剪一般在10至11月份进行。
但注意中央分隔带的刺柏、龙柏类由于生长相对比较缓慢,一般每年在10至11月修剪一次;黄杨每年在生长期和休眠期均要进行修剪。
中央分隔带黄杨、龙柏的修剪,必须保持水平面一条线相平而两侧面应略有一定倾斜度,即横断面是梯形(即上窄下宽),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不出现下面光秃等现象;而刺柏树形较好,仅修剪顶部保持水平。
若有病虫枝、干枯枝和伸出钢板下侧的枝条等均应及时修剪。
同时清除杂树及缠绕物。
绿化平台树木的修剪,除松、柏等常绿树种一般不动剪外,其余树种均应按其自然生长形式人为进行修剪,如红叶李采用除主干上的萌蘖枝芽、龙爪槐采用除顶部直立枝和修剪下垂枝、对影响行车的小叶女贞采用休眠期重剪造型等,但所有苗木应除病虫枝、干枯枝等。
立交区、院落、收费广场等树木的整形修剪,要本着“造型各异,美观大方”的原则,根据环境中的建筑物、地形地貌确定方法,还应保持原有设计图案形状,描绘出具有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图案。
修剪时尽可能添枝着色。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 由于高速公路绿化战线长,面积大,养护管理难度大,所以病虫害很难预防,故要经常巡视,发现病虫害就及时防治,若不及时防治就会迅速蔓延,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设计上注重绿地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如杨树、柳树等不能长距离单一栽植,柏类不能与苹果、梨等果树近距离配置等,设计时应注重混交,防止因配置不当而造成病虫害的发生。
平时做好测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防性打药在每年的3月、10月各进行1次。
喷药时间应在晴天、无风的早晨或下午进行;使用农药时要“巧、准、狠”;不能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要对症下药、不能盲目用药;使用农药时的浓度要适度;喷药时要从叶上部和背部均匀喷洒,不得有遗漏。
在实际工作中,要合理选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农药的优越性;秋季在地面至1米左右高的树干上涂刷一次细石灰浆,不仅可以防止菌染腐烂,还可以增加美观效果。
1、浇水
种植完成后,初次浇水对植物存活非常重要,一般应浇三次透水:种植完成后马上浇一次;2-3天后浇第二次;5天后浇第三次,每次都必须将水浇透。
2、支撑
支撑是防止植株倒伏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遭受大风等恶劣天气以及一些花后极易倒伏的植物来说,设立支撑会保护和延长他们的观赏效果。这种方法在国外的花境种有所应用,但在我国的花境种应用较少。
3、覆盖与除草
在花境种植完成后,可在植物的间距中用树皮、草屑、碎石等将裸露的土壤覆盖住,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杂草生长,以及减少水分散失。
4、修剪
修剪可以使花境中的木本植物保持理想的株高和形状,一般在休眠期进行,部分北方地区可在11月至次年的3月之间进行冬剪。
5、施肥
在整地时,应在土壤中加入足够的基肥。当花境种植完成后,每逢春天植物未出苗前,在土壤上覆盖一层薄薄的有机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覆盖一层有机肥。
6、病虫害防治
对于花境的病虫害防治,最重要的是预防。花境植物种植前一定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把土壤中存在的病菌、害虫、虫卵消灭,减少病源。为植物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水分条件、空气流通和营养物质等需求。并选用抗性较强的植物种类,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保持花境种植床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残花、枯枝、落叶及其他杂物,较少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