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样锦: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25~60厘米。叶对生,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夏季开花,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顶生。花瓣先端有细齿,紫色、绯红色或白色,或有斑纹。原产我国及前苏联,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供观赏。
百合: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还有高达1米以上的。茎直立,不分枝,草绿色,茎秆基部带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由6—8厘米的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单叶,互生,狭线形,无叶柄,直接包生于茎秆上,叶脉平行。有的品种在叶腋间生出紫色或绿色颗粒状珠芽,其珠芽可繁殖成小植株。花着生于茎秆顶端,呈总状花序,簇生或单生,花冠较大,花筒较长,呈漏斗形喇叭状,六裂无萼片,因茎秆纤细,花朵大,开放时常下垂或平伸;花色,因品种不同而色彩多样,多为黄色、白色、粉红、橙红,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点,也有一朵花具多种颜色的,极美丽。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有的花味浓香,故有“麝香百合”之称。花落结长椭圆形蒴果。
泽漆: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乳汁。茎基部分枝,带紫红色。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7~1cm,先端微凹,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无柄。茎顶有5片轮生的叶状苞;总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生3个小伞梗,每小伞梗又第3回分为2叉; 杯状聚伞花序钟形,总苞顶端4裂,裂间腺体4, 肾形;子房3室,花柱3。蒴果无毛。种子卵形,表面在凸起的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沟边、路旁、田野。分布于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区。
非洲菊: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同属植物约45种。喜冬暖夏凉、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炎热。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生长最适pH为6.0~7.0。生长适温20~25℃,冬季适温12~15℃,低于10℃时则停止生长,属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温。株高30~45cm,叶基生,叶柄长,叶片长圆状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头状花序单生,高出叶面20~40cm,花径10~12cm,总苞盘状,钟形,舌状花瓣l~2或多轮呈重瓣状,花色有大红、橙红、淡红、黄色等。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两季最盛。
瓜叶菊:菊科千里光属和有亲缘关系的属的几种栽培观赏植物。分苗圃种,尤其是雪叶莲和瓜叶菊的温室变种两类。後一类有的矮小,可密植,花大,花簇紧密;有的较高,花簇大而开展,花小,星状。两个类型都易以种子繁殖,花市上常种作盆花出售,花色多种多样。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栽培。分为高生种和矮生种,20-90厘米不等。全株被微毛,叶片大形如瓜叶,绿色光亮。花顶生,头状花序多数聚合成伞房花序,花序密集覆盖于枝顶,常呈一锅底形,花色丰富,除黄色以外其他颜色均有,还有红白相间的复色,花期1-4月。矮生品种25厘米左右,全株密生柔毛,叶具有长柄,叶大,心状卵形至心状三角形,叶缘具有波状或多角齿。形似葫芦科的瓜类叶片,故名瓜叶菊。有时背面带紫红色,叶表面浓绿色,叶柄较长。花为头状花序,簇生成伞房状。花有蓝、紫、红、粉、白或镶色,为异花授粉植物。
繁缕:亦称鸡草。石竹科两种难除的杂草的俗称。繁缕即普通鸡草。原产欧洲,广为归化。通常高45公分,在刈过的草地上变为铺散的一年生矮生杂草。卷耳即鼠耳鸡草,原产欧洲,为多年生植物,遍及温带。在草地和牧场长成草垫铺散或直立,但通常不及繁缕高,茎叶有毛。二者花均小,白色,但美观,稍呈星状。
形态特征:直立或平卧的一年生草本。茎纤细,蔓延地上,由基部多分枝,下部节上生根,上部叉状分枝,
卷耳(Cerastium vulgatum)有一行短柔毛。上部叶卵形,长0.5—2.5厘米,宽0.5—1. 8厘米,常有缘毛,顶端尖,基部圆形,无柄;下部叶卵形或心形,有长柄。花单生叶腋或组成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花梗纤细,无毛或有纤毛;萼片披针形,外面有柔毛,边缘膜质;花瓣10枚,白色;雄蕊lO,花丝纤细,花药顶端紫色,后变蓝色;子房卵圆形,花柱3。蒴果长圆形或卵圆形, 6瓣裂;种子圆形,黑褐色,密生疣状突起。花期2—4月,果期5—6月。分布:各地普遍生长,生于路旁、田间、溪边,为常见的田间杂草之一;广布全国各省、区。
诸葛菜: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光滑,单茎或多分枝,株高20-70cm,一般30—50cm,具白色粉霜。基生叶扇形,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粗锯齿;茎生叶抱茎,茎丫部叶羽状分裂,顶生叶肾形或三角状卵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冠深紫或浅紫色,花瓣4枚,倒卵形,成十字排列,具长爪。花期早春至6月,盛花期3-4月。长角果圆柱形,略带四棱,长6-9㎝,6月成熟。种子黑褐色,卵形,有自播能力。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