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的细砂土或砂质壤土栽培。
整地可作成
宽
100
厘米
〜
200
厘米的平畦或低畦,在易积水的田块应整成高垄栽
培。
(
二)繁殖方法
1
、块茎繁殖
每年早春或秋季,
将地下块茎全部挖出,
选大者入药,
小者留种。
种植前要施足底肥,进行整地做畦。开浅沟,沟深
6
厘米
〜
9
厘米,
沟距
30
厘米
〜
36
厘米,然后在沟内每隔
15
厘米
〜
18
厘米放块茎
1
〜
2
枚,
覆土
3
厘米
〜
5
厘米。
若土壤湿度较好,
15
天左右即可出苗。
每亩播种块茎约
40
公斤。多雨地区进行垄作,于垄的两侧底部开沟
种植。
2
、种子繁殖
北方在
4
月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
8
〜
12
小时,
然后取
出条播。行距
30
厘米
〜
36
厘米,开浅沟约
3
厘米
〜
4.5
厘米,将种
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约
1.5
厘米,镇压、浇水。每亩播种量
2
公斤
〜
2.5
公斤。
(
三)田间管理
贝母
4
〜
8
月为茎蔓生长期,
8
月以后至
10
月初降霜前,为块茎
生长期。田间管理应根据其生长特点进行。
1
、除草松土
贝母
4
月出苗后至
6
月蔓叶未覆盖地面以前,除草松土浇水。
8
月以后应经常保持地面湿润,以利于根茎的生长。
2
、追肥
6
〜
8
月,结合浇水追施粪尿
2
〜
3
次,促进茎叶生长。
9
月上旬
追施磷、钾肥,促进块茎生长。
3
、搭架
有的地方当苗高
15
厘米
〜
18
厘米时,在行间插竹竿,供植物蔓
茎攀援,以利开花结子。
四、病虫害防治
(
一)病害
1
、平贝锈病
症状:
又名“黄疸”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担子菌。于
5
月中旬发
生,叶背和叶基有锈黄色夏孢子堆,破裂后有黄色粉末随风飞扬,被
害部造成穿孔,茎叶枯黄,后期茎叶布满黑色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
清园,消灭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开花前喷敌锈钠
300
倍液,
7
天一次。
2
、黑腐病
症状:
又名菌核病,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是为害贝母鳞茎最
严重的病害,发生时期为
5
〜
8
月下旬。发病初期,田间呈零星无苗
斑块区,病区内几乎无苗。鳞片被害时产生黑斑,病斑下组织变灰,
严重时整个鳞片变黑,
皱缩干腐,
鳞茎表皮下形成大量小米粒大小的
黑色菌核。被害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变黄变紫,萎蔫枯黄,植株全部死
亡。
防治方法:
轮作;选排水良好的高畦种植,加强田间管理;肥料
要腐熟;
及时拔除病株并用
5
%石灰乳消毒病穴;
用
50
%多菌灵
1000
倍液灌根;发病严重的地区用种子繁殖,防止种栽带菌。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