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如何散养野兔和建造养殖场地?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11-13 17:50:33养殖技术

如何散养野兔和建造养殖场地?

首先是场地建造 。人工驯养野兔时必须遵循其生活习性,给野兔创造适宜其生长的“仿野生环境”,进行人工饲养,逐渐减少野兔的野性。人工饲养野兔,应采用地面圈养为主,因为如遇到响声或惊吓野兔即猛烈撞笼,这样势必造成野兔头部撞成重伤,甚至造成野兔的死亡。由于笼养野兔与野生野兔的生活环境差异很大,笼养野兔不利于野兔自身的生长,有时还可造成野兔的自然死亡。如果我们采用地面“仿野生”圈养野兔,就可大大减少野兔的伤害及自然死亡率。兔舍的建造应该选择在环境良好、安静,地势较高,利于排水,通风的地方。以2~4个平方米为一个圈舍。兔舍由室内、室外两部分组成。室外部分必须在圈舍上空设置钢丝防逃网,防野兔逃跑。散养野兔的食物,没有太多的要求。

兔子养殖粪污土地消纳规定?

为推动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农办牧〔2019〕84号),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有关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畅通还田利用渠道
(一)鼓励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已获得环评批复的规模养殖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需将粪污处理由达标排放(含按农田灌溉水标准排放)变更为资源化利用(不含商业化沼气工程和商品有机肥生产),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前变更的,按照非重大变动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在竣工环保验收后变更的,按照改建项目依法开展环评。
(二)明确还田利用标准规范。畜禽粪污的处理应根据排放去向或利用方式的不同执行相应的标准规范。对配套土地充足的养殖场户,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具体要求及**应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 36195)和《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配套土地面积应达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的最小面积。对配套土地不足的养殖场户,粪污经处理后向环境排放的,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用于农田灌溉的,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兔子生长环境怎么处理?

1、温度控制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兔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适宜温度一般为:初生仔兔30~32℃,1~4周龄兔20~30℃,生长兔15~25℃,成年兔15~20℃。
调控措施:修建兔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开放、半开放或室内笼养兔舍;同时注意兔舍的保温隔热,四周种植花草树木。夏季应采取室内安装降温通风设备或地面喷洒井水,降低饲养密度等降温措施。

2、湿度控制
兔舍内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一般不应低于55%或高于70%。湿度过大易引起疥癣、球虫病、湿疹等;湿度过小可引起呼吸道粘膜干燥,导致细菌、病毒感染发病。
调控措施:要加强通风,降低舍内饲养密度,及时清理粪尿和垫草,以降低舍内湿度。
3、光照调控
一般认为繁殖兔每天光照14~16小时,光照强度每平方米不低于4瓦,有利于正常**、妊娠和分娩。公兔每天光照应保持12~14小时,持续光照超过16小时,会影响**的质量和数量。长毛兔的适宜光照时间为每天15小时,强度为每平方米5瓦;育肥兔以每天光照8小时为宜。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水产动保产品十大品牌?

规模养殖场专业户散养户的划分?

办一个小型养殖场需要什么手续?

中国新希望奶源产地?

农业养殖项目怎么样立项?程序怎么走?

文章关键词
养殖场户 养殖污染治理 如何散养野兔和建造养殖场地 养殖粪污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规模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