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鲳鱼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能耐0.48毫克/升低氧,酸碱度适应pH6.2~7.5,通常在16℃开始正常吃食,生长温度为21~32℃,最适生长温度是28~30℃。红鲳鱼不耐低温,夏花鱼种饲养水温必须保证17℃以上,水温12℃时大部分成鱼失去平衡,8℃致死。红鲳鱼为杂食性鱼类,以蚕食方式摄食,仔鱼阶段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幼鱼也食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成鱼阶段摄食浮游生物、藻类、各种动植物饲料,如死鱼、吞蛹、鱼粉、米糠、麦麸、瓜皮、菜蔬等。一年多次产卵。当水温25~30℃时,便可进行人工催产繁殖。
南美亚马逊河。瓶子鱼是鲳鱼,鲳鱼是近些年我国淡水养殖的一个新品种。它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亚热带食用观赏鱼类的一种。它的学名叫“短盖巨脂鲤”。形状很似海水中的鲳鱼(瓶子鱼),它体色鲜艳,嘴的下面直到腹部带有红色,形状又似观赏鱼中的热带鱼-燕鱼,颇剧观赏性。
1、红鲳鱼容易养殖,目前在海边就有很多渔民大规模人工饲养,金鲳鱼的生长速度很快,所以供应量也是很大的,所以便宜。
2、红鲳鱼产量很高,在一般的市场都能购买得到,因此市面售价较便宜,目前红鲳鱼在市场的售价一般在5-6元/斤左右,但不同的地区价格会有所区别,具体售价需以当地售价为准,红鲳鱼的肉质鲜嫩且营养价值丰富,食用对人体有益。
一亩可以放一百多,只主是鱼料够就可以,三个月可以上市了
红鲳鱼学名短盖巨脂鲤Piaractusbrachypomus,俗称淡水白鲳。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栖息淡水溪流中,性情温和,属草食性,以水果和水草为食。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个人认为红鲳鱼和金鲳鱼一样好吃。金鲳鱼和鲳鱼都是餐桌上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的食材,它们到底谁更营养其实是没有定论的,这两种鱼的营养成分差不多,因此不管吃哪一种都是补充营养的好机会。金鲳鱼和红鲳鱼最大的区别就是颜色不一样,金昌鱼有着金黄色的外表,漂亮的金色的花纹,带点灰的鱼鳞,而红鲳鱼有着红色的鲜红的外表,带着漂亮红色的花纹,这两种鱼品种不一样,但是味道鲜美的程度差不多。
9月份路亚红鲳鱼很适合。红鲳鱼属于淡水鱼类,可以用路亚钓法垂钓,假饵使用vib合适。VIB的比重大于水,所以可以通过操控竿子搜寻表层、中层和底层水域,它因此被称为全泳层拟饵,是一种可以完全沉水的拟饵。vib的身体可以左右摆动并发出声音,是攻击中层或底层鱼儿的利器,同时也适用于在轻障碍的广阔水面进行大范围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