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征
1、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
2、农民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长期不变
3、传统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长久,大约在战国、秦汉之际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尽管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没有根本性质的变化。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使之与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地结合,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业现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1.是自然经济的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地下的反映
2.重视农业生产,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限制和规定,对商人的地位和势力进行打压
3.目的是为了抑制商人势力,维护小农经济,发展地主经济,巩固统治
4.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5.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6.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成就有一定的影响;
后期,阻碍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