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除了男腔取得了一 定的发展,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了小白玉霜演出的 《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 《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 婚》、《艺海深仇》等一系列优秀演员和 优秀作品。1953年以后,文化部还对评剧进行 了改革,在剧目的创作、改编,在唱腔、 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这一时期,活跃在舞台上的著名女演员除 小白玉霜、新凤霞、李忆兰等,还有花月 仙、赵丽蓉、小玉霜等人。她们先后演出 了《秦香莲》、《金沙江畔》、《向阳商 店》、《夺印》、《会计姑娘》、《钟离 剑》、《孙庞斗智》、《四季长青》、 《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花 为媒》、《杜十娘》等一大批现代戏和古 装戏。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美术必须与人民结合”的观点的影响下,写实主义一统天下,诞生了一批革命历史和时代伟人的画作。改革开放后是文艺的开放期,各种 形式的绘画组织风起云涌,绘画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其中罗中立的《父亲》、陈 丹青的《西藏组图》等是这一时期的精品。
在最初的艺术喷涌期过后,油画又走到另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画坛迫切需要更现代,其中胡悌麟、贾涤非的《杨靖宇 将军》等作品,在当代意识的关照下对主题性绘画做了新的开拓。西洋画对中国美术的影响西方绘画对原来固有的传统中国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富于革新精神的国画家,吸收了西洋画的技术因素,和中国画的笔墨技巧相结合,改革了中国画在一个时期以仿古为能事的陈陈相因的习惯,使国画的面貌出现了新的生机,扩大并丰富了中 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审美领域。
像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本来就是中国画兼长的 全面型的画家,他们笔下的中国画就显得别开生面。至于以传统笔墨功底见胜的大家如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以及岭南派的高剑父、高奇峰等,也在不同 程度上吸取了洋画法的某些因素,使自己的艺术突破了前人的窠臼。
形成了自成一 家的艺术风格。特别值得提起的是,由于中国的人物画吸取了西洋画法的明暗效果和解剖知识,使中国画上的人物在形体塑造和感情刻划上,更显得生动和富有立体 感。西画技法的动用促进了中国人物画表现技巧的丰富与提高,这种积极的影响是 不容忽视的。
这一类新型的中国人物画家,当以后来在20世纪40年代以“流民图” 而驰名艺坛的蒋兆和为其代表,并在其后继者如黄胄、周思聪、刘文西等人物画家的笔下,得到发扬光大。纵观西洋画在中国引入和传播的历史,中国西洋画家将“外来画种”转变为“民族血液”,逐渐形成了文化引进和文化创造的并存的艺术实践。
中国现代油画的 历史发展,逐渐以中西融合发展演变的面貌,体现着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特质。西洋画在中国的发展史是中西方文化相碰撞的历史,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近现代被引 入和扩散的历史,同时也是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