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存需要氧气,氧气通过两个途径溶于水中,一是空气中的氧与水的表面接触时,溶于水中;二是通过水中的植物,如藻类、水草在光合作用时产生氧气,并溶于水中,后者是水溶氧的重要来源。
江湖天然水中的溶氧较高,可达8~12毫克/升,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鱼池、鱼箱的开口面较小,光照受到一定的限制,饲养密度又相对高,所以需要装置气泵以充气增加溶氧。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鱼的新陈代谢加快,需氧量增加,而溶于水中的氧却越来越少,故水温在20℃以上时,对水充氧十分重要,若见金鱼浮到水面,俗称“浮头”、“叫水”,时间一长就会死亡。而热带鱼中的娇贵品种,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就会浮到水面,很容易死亡。
一、天天观察鱼的活动情况 如果发现鱼浮头 ,表示水体缺氧 ,用自己的脚在岸上跺一下 ,鱼“刷”一声响潜入水中 ,等一下浮起来 ,证明鱼池轻微缺氧 ;如果鱼潜入水中 ,随后又浮起水面 ,证明缺氧重一点 ,如果鱼不下去 ,说明鱼池严重缺氧。只要鱼浮头轻微缺氧养鱼户要立即采取措施 ,增加新鲜水和开增氧机方式增氧。
二、从鱼浮头时判断 如果发现鱼池的鱼上半夜出现浮头说明缺氧严重 ,一般白天有太阳光给鱼池产生氧气 ,水体溶量氧最多 ,晚上鱼池氧只减不增 ,上半夜鱼浮头一般来说死亡率高。如果下半夜鱼浮头 ,说明缺氧轻一点 ,但不能大意 ,应采取预防措施。
三、从鱼浮头种类判断 各种鱼耐氧不一样 ,比如虾类最不耐氧 ,如发现鱼池边有虾浮头 ,说明鱼池的水缺氧 ,过两小时后就有白鲢鱼和草鱼浮头 ,接着鲫鱼、鳊鱼等浮头 ,那么说明缺氧重 ,应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鱼塘调水可每隔七至十天加注新水,每次加水量应在总水量的20至30%左右,或者在每隔15至20天搅动塘泥,使溶解氧或营养盐在水体中上层浮动,另外还可以增加溶氧、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
一、选好水源定水质
池塘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温适宜、排灌方便、无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的地方。有条件的地方,可设蓄水池对入池新水过滤消毒,以杀灭水源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用25~3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需杀灭虫害时,还可用0.5克/立方米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二、加水、换水调水质
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随着鱼体长大和饲料投喂量的增加,鱼类排泄物增多,极易造成池水污染,故应加强水质调节。一般每7~10天加注新鲜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20~30厘米;每15~20天换水1次,可采用边注边排的方法,最好将排底层水排出,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20%~30%。
要求新加、换水没有污染,泥沙含量低,水温与池水温差以不超过±6℃~8℃为宜。具体加、换水应视池水的肥度、鱼群活动和池塘渗漏等情况灵活掌握,通常情况下,整个夏季鱼池应保持最高水位。
三、搅动底泥改水质
每15~20天,搅动池塘底泥1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鱼池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佳,闷热、气压低天气时不宜搅动。搅动底泥的作用是:使池水上下混合,促进池底有机质分解,释放出池底中沉积、吸附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使营养盐、溶解氧在上下水层中平衡分布,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改良浮游生物组成。主要方法有:
一是选择晴天上午,用钢丝绳或铁索链、长柄耙等往返拖动底泥;二是用水质改良机、吸泥机等机械搅动底泥,与泼洒生石灰水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对淤泥较厚的池塘其改善水质的效果更为显著。
四、增加溶氧优水质
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机械增氧设备,适时开机增氧,以增加水中溶氧,为鱼类生长创造优良的水质环境。一般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气时半夜开,有浮头危险时提前开,每次开机2小时左右。无机械增氧设备的鱼塘,亦可选用增氧剂等药物进行增氧。
五、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
养殖水体的PH值是影响养殖鱼类摄食、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保持PH值的稳定是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对PH值较低的养殖鱼塘,一般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15~20公斤∕亩,方法是将生石灰加水溶解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晴天上午使用。泼洒生石灰可起到杀菌、消毒和改善水质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鱼类养殖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7.0~8.5之间。
六、使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当水源水质较差或注水不便时,可使用活水宝、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液、底净宝等生物制剂,以增加溶氧,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抑制病菌生长,改良水质和底质,增强免疫力,促进鱼类健康生长。生物制剂在分解有毒有害物质过程中需消耗水中的溶氧,故通常选择在晴天上午9:00~10:00使用,使用时应开启增氧设备或使用高效增氧剂。
七、科学投饵稳定水质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饲料投喂量较多,对水质影响很大,为了稳定水质,应把握科学投喂原则,以免造成水质污染。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等情况综合确定。天气晴好,水质清新,鱼类摄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少投或不投。配合饲料以投下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日吃完为宜。
一般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及下午2:00~3:00各投喂1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以免造成病害。饵料要选择配方合理、营养全面、安全无害、粒径应与养殖鱼类的个体大小相匹配,并坚持“五定”原则,即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喂,以降低养殖成本,促进鱼类健康快速生长。
按照双模理论来解释,氧在水中的扩散与接触面积,以及液层中的氧有关,流动的河水一方面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一方面是液层的氧不断的向水深处扩散从而减少界面处液层中的氧,有助于扩散平衡的移动。
我拿气泵打个比方:气泵的作用不全是往水体里面打氧,主要是把下层的水带到上层和空气接触增加溶氧.所以说增加水体的流动速度也能起到溶氧的作用,自然就含氧量高了。
两米的户外鱼池最好是用1000瓦到2000瓦的水泵能够很好的起到循环作用,同时,也能够给两米的户外鱼池提供大量的水溶氧量,保证鱼池里的鱼的成活率非常高,首先两米户外的鱼池最好是养大型的淡水鱼,比如锦鲤鱼和金鱼,体长在20厘米到25厘米,至少得养15条到21条是最合理的。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