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植,从作物健康开始”
红蜘蛛是一类隶属于蛛形纲、危害农作物叶片的农业害虫的统称,其包括农民口中“红蜘蛛,白蜘蛛,黄蜘蛛等”,学名都可称为叶蟎,广泛存在于各种农作物。由于气候环境不同,危害的程度也不同,目前广受关注的有南方柑橘的红蜘蛛,北方梨树的二斑叶螨,苹果红蜘蛛,草莓红蜘蛛等。由于红蜘蛛不属于昆虫,所以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和昆虫的防治有明显的区别。
通过观察十多年中国农户与红蜘蛛的斗争经验,特将一部分防治方法收集如下:
1.尽量改变有利于红蜘蛛生存的小环境,红蜘蛛在高温干旱时繁殖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所以要尽量保持田间湿度,破坏有利于生长繁殖的小环境;
2.初发期,发现有红蜘蛛危害的叶片要及时清理销毁,配合药剂防治;
3.提前预防,在红蜘蛛发生前配合农事操作,清理枯枝病叶,尽可能的降低虫口基数,同时配合石硫合剂/矿物油等均匀噴施果树杀死虫卵,大棚蔬菜和草莓,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和大棚消毒,减少虫源;
4.药剂防治(以下所列药剂均不写含量和用药倍数,具体使用要根据当地红蜘蛛抗性和药剂特性,指导用药):
预防药剂:矿物油,石硫合剂,硅合水杨酸;
杀卵药剂:乙螨唑,螺螨酯,氟啶胺等
杀成虫药剂:阿维菌素,哒螨灵,联苯肼酯,乙唑螨腈,丁氟螨脂,菊酯类药剂,有机磷药剂(易产生药害慎用),三氯杀螨醇,苯丁锡,四螨嗪等;
以上药剂对红蜘蛛均有效,但是由于常年多次连续使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矿物油除外),同时由于红蜘蛛自身的特点和药剂的局限性,导致至今还没有出现一款能够内吸传导防治红蜘蛛的药剂,所以在施药时:
第一,要保证均匀周到,打匀打透,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第二,轮换使用,延缓抗性产生,即使是不会产生抗性的矿物油也不能连续使用,以免影响树势;
第三,添加助剂,帮助药剂渗透,提升防治效果;
第四,避开高温时段用药,高温时红蜘蛛多数躲藏起来,药液不易接触。
总之,防治红蜘蛛是个长期的过程,通过长期严防死守,红蜘蛛也会逐步减少,但是任何一个疏忽大意的操作就会使其卷土重来,所以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吡虫啉就比较不错。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叶螨俗称红蜘蛛。靠爬行或借助风雨和人为携带扩散传播,由点到面,由少到多,渐至全田。叶螨喜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叶面初显失绿细斑,后整叶失绿干枯脱落,植株早衰。防治要点:土壤耕灌,水旱轮作;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化学防治最佳时机是点片发生时挑治,选专用杀螨剂如溴螨酯(不能用杀虫剂,以免杀伤天敌昆虫,使螨害越来越重)。常用的三氯杀螨醇含有滴滴涕,残毒期长,不可再用。可供选择的还有杀螨脒、哒螨酮、苯丁锡、四螨嗪、塞螨酮、哒螨灵等。
红蜘蛛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上易发生,导致叶片被侵染后呈现出红褐色,甚至会在严重情况下使植株枯萎。因此,预防与防治非常重要。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种植抗病品种、保持植物生长环境清洁、加强植物饮水和肥料供应、定期剪枝等。
防治措施方面则可以使用有机磷类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喷雾或严格控制病害发生时间及病虫害的传播速度,确保及时治疗。同时,要养成定期巡查植物的习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病害扩散。
防重于治,关键在于预防病害,了解了诱发草莓炭疽病的因素,好对症下药。
(1)合理轮作,清洁果园,及时清除前茬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传染。全园喷雾,用青枯立克50-100倍液喷雾杀灭潜藏在中柱的病菌,同时中(草)药制剂中的多糖、多硫化合物、中微量元素等,可以被草莓植株吸收利用,提高免疫力及自营养能力。
(2)采用高垄地膜栽培,设施大棚内控制好棚内温度,合理灌水。施用微生物菌剂,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3)定植前:用青枯立克100ml兑水30斤进行蘸根,可缩短缓苗时间,增强植株抵抗力。
(4)缓苗期、苗期:用青枯立克50-100ml+地力旺30-50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灌根、喷雾1-2次。
(5)坐果期:用青枯立克50-100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2-4次,间隔7-14天。
(6)发病后期,可适当增加用药浓度来控制病害,用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有机硅兑水30斤,同时进行灌根1次、喷雾2-3次。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复配其它化学药剂。
能。
本品为生物多功能特种肥料,不含任何农药成分,绿色安全环保无残留。在微生物菌剂的基础上加入了云大核心科技纳米微粒,纳米微粒促使微生物菌分泌胞外表皮活性蛋白和溶腊酸代谢产物,在接触虫体之后可快速破坏虫体体表,使细胞快速死亡;同时可阻断害虫血液能量及氧气,害虫衰竭而亡;从而起到对红蜘蛛、黄蜘蛛、白蜘蛛等害虫的对抗破坏作用,持效期长。同时对蜜蜂等益虫没有伤害。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及收获后的枯枝烂叶,集中销毁,以减少螨源。②药剂防治:将此虫消灭在点片发生期。73%的炔螨特1500倍液喷雾;25%的杀螨猛1000~1500倍液喷雾。2.5%的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2.5%联苯菊酯乳油或5%尼索郎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每7~10天喷1次,连防2~3次。
桃树作为一种落叶果树,病虫害发生特别多,如蚜虫,桃蛀螟,椿象,金龟子,潜叶蛾,桃小食心虫,介壳虫,红白蜘蛛等。危害桃树的螨类主要有两种,一是红蜘蛛——桃山楂叶螨,二是白蜘蛛——二斑叶螨。主要介绍一下桃树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一,发生规律
红蜘蛛在桃树上的发生代数在各地不同,有的地区发生5–6代,有的地区发生8–9代。以受精冬型雌成虫在桃树的皮裂缝中,老皮下及树干基部的土壤裂缝中越冬,在第二年的春季,桃树花芽膨大时就开始出土危害。
红蜘蛛有趋嫩性,大多是在花朵,嫩芽,幼叶等幼嫩组织上为害,随后就在叶片的背面吐出丝来结网产卵,它的卵主要产在桃树叶片背面主脉的两侧。
越冬出蜇后的雌成虫寿命较短,一般危害20来天就玩完了。卵的孵化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春季气温低,平均10–12天,夏季温度高,大约4–5天。
红蜘蛛的卵孵化出来后就开始为害,头两天它们会静止不动,过一天左右的时间就会蜕皮成若虫,然后就在叶面爬行取食危害,过一天后又开始静止不动,约半天到一天又开始蜕皮成后期若虫,行动更加活泼了,并开始往返吐丝,过一天后又开始静止,再经1–2天蜕皮后化为成虫。
山楂叶螨除两性生殖外,还可以孤雌繁殖,繁殖力惊人,世代重叠危害,随气温的升高而繁殖加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进入雨季虫口密度迅速下降。在一般的年份于9月上旬前后冬型雌虫即开始入蜇越冬。
二,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结合冬季修剪,刮除老树皮,彻底清除枯桩干橛。8–9月份在树干上绑草诱集越冬的雌成虫,冬季集中烧毁。
春季发芽前在主干主枝涂抹胶黏剂1周,黏着出土的雌成虫。
2,芽前花后防治
在山楂叶螨发生量大,为害严重的桃园,在桃芽绽放前喷洒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注意细致周到,或在花前或花后喷洒50%的硫磺悬浮剂200–400倍,消灭越冬虫体。
3,生长期防治
在7月底之前,每100片叶子上活动的螨数达400–500头时就要开始喷药防治。选择的药剂是,10%的浏阳霉素1500–2000倍液,或10%的华光霉素3000倍液,或1.8%的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或40%的四螨嗪3000–4000倍液,或哒螨灵,虫螨腈,乙炔螨等。
对于红蜘蛛的防治,一定要注意把握时机,麦前防虫很重要,一旦麦收夏种忙碌,红蜘蛛就有可能造成严重为害,所以在麦前喷一遍防红蜘蛛的药,把其消灭在前期虫口密度小的阶段。
总之,对于桃树红蜘蛛的防治一定要注意用药和防治时间,预防重于治疗。如果虫口发生密度大,用药要细致周到,一定要注意连续交替用药,最多间隔1–2天的时间,最少连续用药三次以上,否则,红蜘蛛一旦暴发,防治起来难上难,而且下一个生长季还会在同一地点出现,对于这个放"火"的家伙一定要引起重视。
红蜘蛛有许多天敌,一般形成危害的机会并不大。当危害严重时,可用50%螨代治1500~2000倍液或20%速螨酮3000~4000倍液,加增效助剂,均匀喷洒叶背防治。
对红蜘蛛(害螨)的防治,不能单纯地考虑选择那些药物,而是:一是要适期用药,二是交替用药及选择用药,三是要提高药雾覆盖率。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适期用药。对害螨的用药要做到适期,就是根据防治指标而用药。例如: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对多株树的叶片随机检查,当发现有代表性的多张叶片上有红蜘蛛3-4头的防治指标时才用药。否则,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会令害螨容易增加对如该杀螨药的抗性风险。
2、选择药物。要知道,专用的杀螨药有多种类型,如:对杀成螨、若螨效果特别好,持效期长、抗性相当少,但对杀螨卵效果稍差的73%炔螨特乳油;对杀成螨、若螨、效果好,对螨卵也有一定抑抑制作用的10%浏阳霉素乳油,和1.8克/升(或18%)阿维菌素乳油(虫螨兼治)、2.5%华光霉素可湿性粉剂、以及苦参碱等;对螨卵、杀伤力强而对成螨效果差的10%四螨嗪悬浮剂,和5%噻螨酮乳油等;根据上述杀螨药的特点,在害螨的高发期,先用炔螨特等杀成、若、幼螨的药物,在约1周后,再用对螨卵有强烈抑制效果的的药物。在刚达到防治指标时,使用对卵、幼、若、成螨均有抑制的药物。这样进行交替用药物喷洒才能达到科学性。
3、提高药雾覆盖率。由于害螨个头细小,主要集中在幼嫩器官中吸食汁液为害,首先要注重药雾的细度,要选择药雾细小的喷头和压力达到约1.2公斤/平方厘米以上压力的喷枪,并且以喷叶片的底部为主,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药雾的覆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