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在病穴及周边撒少许熟石灰, 并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 500倍液、40%氢**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琥胶肥 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 液、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500〜 2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叶枯唑 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 12%松脂酸铜乳油600〜8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400〜600倍液 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这种病害在田间靠昆虫(主要是蚜虫)或 叶片接触而传播。它可以导致植株生理代谢紊乱、活力降低造成大 量减产。一般使马铃薯减产20%〜50%,严重时可减产70%〜 80%,甚至没有产量。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能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 18种,专门寄生在马铃薯上的病毒有9种,国内发现的有7种, 分别是普通花叶病毒(PVX)、重花叶病毒PVY、潜隐花叶病毒 (PVS)、花叶病毒(PVM)、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粗皱缩花 叶病毒(PVA)、卷叶病毒(PLRV)。
病害名称:马铃薯病毒病
地址:潍坊职业学院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作物:马铃薯
案例描述:本实验地块分A和B两区,中间用塑料薄膜分隔开来,地块A已染病植株约50%,B地块染病植株约5%,主要表现症状为:叶片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有的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缘卷曲现象,全株矮化,诊断为:马铃薯病毒病。
用药方案:A地块采用《奥力克——病毒防治剂》每40克兑水15公斤进行植株全面均匀喷雾,连用2天,隔5天用下一疗程,共用2个疗程;B区不做任何处理。
图一:2010年6月5日拍摄的感染马铃薯病毒的病株图片
图二:2010年6月22日拍摄的用我公司产品奥力克——病毒防治剂17天后的效果图片
用药效果:
A区经过2个疗程用药后,感染马铃薯病毒的植株数仍维持在50%,未有新病株增加,病情得到完全控制,原染病较轻的植株,能长出新芽且叶片未有病毒病症状表现,属正常;原染病严重的植株,叶片略有舒展,新芽能长出,但偏小。
B区未用公司药物喷施,则至试验结束时,植株100%感染病毒。
这一效果表明我公司的奥力克—病毒防治剂产品对马铃薯病毒病的控制有很好的疗效,其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防治方法:
1.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
⑴ 建立健全无毒良种繁殖体系。 在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应有一套完整的无毒种薯繁殖体系,建立从原种场到一般生产用种的各级种子田。原种场地点最好设置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如黑龙江省和南方高山区。这些生态环境不利于病毒增殖,蚜虫发生极少,有利种薯正常生长。种子田地点与生产田和蚜虫寄主作物有50米以上的隔离区。播期选择应避开蚜虫活动高峰期,使蚜虫活动高峰与马铃薯感病敏感期错开,并经常施药治蚜。
⑵ 选用无病毒种薯
① 茎尖组织培养法 带毒薯块生出的芽尖端约0.1毫米内的组织绝大多数无毒,可通过组织培养繁殖无毒苗,进一步培育和繁殖无毒种薯。
② 热处理消毒 带毒种薯经35℃、56天或36℃、39天的处理可钝化种薯所带病毒。另外,变温处理法亦可消除卷叶病毒,即把种薯切成块,每天在40℃下处理4小时,随即在16~20℃下处理20小时,连续处理42天。
⑶ 病毒检验
① 肉眼检验 首先检查种薯,有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的薯块为纺锤形,有卷叶病的薯块切面有网状坏死斑,但感病轻的症状不明显。其次检验田间植株。田间感病的植株多数可以识别,可根据生长势和症状彻底消除种子田中的病株和劣株。
② 染色鉴定 将薯块切片用间苯二酚(溶于浓氨水)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薯块的韧皮部呈深蓝色。此法鉴定准确性在86%~96%之间。
2.选用抗病品种 马铃薯病毒病的种类很多,要选育兼抗品种很不容易。目前,我国较严重的是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较抗此病的品种有白头翁、丰收白、疫不加、克新1号、克新2号、克新3号、广红2号等。
3.药物治虫防病 马铃薯病毒以蚜虫传播为主,所以,及时治蚜可收到显著效果,但治蚜必须掌握在迁飞前进行。
4.加强栽培管理 主要目的是促进早熟,保证增产,并避免在高温天气下结薯。因此,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用肥,拔除病株等。1.选用抗病良种马铃薯病毒病种类很多,且一种病毒往往有几个株系,各株系在马铃薯各品种上反应不同,因而抗病毒育种十分复杂,很难得到兼抗多种病毒的品种。因此要有针对性当地主要病毒选育品种。目前种植广泛的抗病毒品种有;内薯7号、大西洋、中薯2号等。2.夏播和两季作留种这是防止种薯退化解决就地留种的有效方法。在无霜期短的地区,可将正常的春播推迟到夏播留种(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播种);在无霜期长的地区,一年种两茬马铃薯,即春秋两季播种,以秋播马铃薯作种用。这样种薯既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健壮,又可以控制病毒增殖扩展的速度。3.化学防治在留种地及时防蚜对减轻退化有显著效果,尤其对卷叶病毒效果明显。也可选用病毒钝化剂,如20%毒病灵、2%宁南霉素等。4.加强栽培管理目的是促早熟,保证增产,并避免在高温下结薯。为此,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用肥,拔除病株,勤中耕培土。望采纳!!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