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蜂囊状幼虫病
【防治】
1.方法是用水把花粉发散、加糖,要发酵一晚也行,发13公分左右口径小碗一碗花粉,加病毒唑针剂3支,头孢胶囊3粒,一次可喂10-15脾蜂,吃完再加第二次,加在巢框梁上,和春繁喂花粉一样操作。
2.因为中囊往往会和欧幼,或者其它细菌性烂仔一起发作,所以治病毒的药和治细菌的药需要一起使用。
3. 这样喂4次后,脾上一般就不再有病虫,如果见到封盖子成片,蜂量逐渐增加,病也就基本好了,我有群花了比其它群多一倍的时间喂药,才基本好了,这个是比较顽固的情况。
4.喂药的时候能做到关王,换箱,换脾,当然就效果最好了。因为中囊病毒是经过工蜂在传染,没被感染的工蜂去清理病虫,就被感染了,然后它又去采集,或者喂幼虫,就又感染更多的幼虫,更多的工蜂清理,感染就越来越多。如果关王断子,再加换脾,工蜂不再清理病虫,不再抚育新的幼虫,不再有幼虫发病,就切断了传染链条,喂药后,清理了工蜂体内病毒,然后再放王重新育子,就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防治】
西方蜜蜂上欧洲幼虫腐臭病一般不甚严重,通常无需治疗,多数蜂群可自愈。而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常十分严重,严重影响春繁及秋繁,而且病群几乎年年复发,难以根治。但由于病原对抗生素敏感,病群的病情用药物较易控制。需注意的问题是,要合理用药,严防抗生素污染蜂蜜。
⑴预防方法
①选育对病害敏感性低的品系;
②换王,打破群内育虫周期,给内勤蜂足够时间清除病虫和打扫巢房;
③病群内的重病脾取出销毁或严格消毒后再使用。
⑵施药防治
①抗生素糖浆配制常用土霉素(10万单位/10框蜂),或四环素(10万单位/10框蜂),配于饱和糖浆内喂病群,但易造成蜂蜜污染。建议配制含药花粉饼或抗生素饴糖喂饲。含药花粉的配制:上述药剂及药量,将药物粉碎,拌入适量花粉(10框蜂取食2~3 d 量),用饱和糖浆或蜂蜜揉至面粉团状,不粘手即可,置于巢框上框梁上,供工蜂搬运饲喂。
②抗生素饴糖配制224 g 热蜜加544 g 糖粉,稍凉后加入7.8 g 的红霉素粉,搓至硬,可喂50~60群中等群势的蜂群。重病群可连续喂3~5次,轻病群5~7 d 喂1次,喂至不见病虫即可停药。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具体的防治方法有:森林植物检疫、营林技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选育抗病虫树种。
含羞草是一种生活在热带的喜湿润、需排水良好的花卉植物,因此要经常保持盆土的湿润,不可过干;夏天天气炎热,要注意观察实际情况进行浇水,大约每天浇水一次即可,多向叶子喷水,冬季少浇水,在表面土变干才浇水。含羞草需保持充足的光照,因此最好放在有阳光的窗台或阳台上,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含羞草的生长,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停止生长或发黄、枯萎。含羞草是热带植物,生长温度保持在20至28度最为适合,温度过低导致含羞草停止生长,当温度低于10度时需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含羞草很少病虫害,最常见的鼻涕虫的危害,如果出现此类虫害,及时施撒石灰粉进行防护。
蚜虫不仅会危害黄杨,对其他的树木植物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而且,蚜虫的繁殖能力超强,黄杨感染上蚜虫之后如果不及时治疗,整个树木都会被其毁掉。
防治蚜虫的方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首先要出去杂草,特别是有虫卵的杂草要特别注意,最好一个都不要留。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将剩余的蚜虫诱杀,也可以喷洒农药将其彻底清除。
答案:每年12月末~1月中旬之间施一次基肥或土表下追肥一次就可。如若属于盆栽,更是需要控制肥水,以免枝条徒放、叶针放大等。室内盆栽的每周需要不少于两次的自然照射和夜晚的淋露,否则会弱死掉。
一般瓢虫都是吃蚜虫的益虫。(除28星瓢虫外),可以用高氯马拉硫磷,啶虫脒哒螨灵喷雾防治。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有不少,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性。
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治芦荟病虫害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引入的苗要加强检查,严格执行禁运、销毁和消毒处理等措施。如果发现有毁灭性病毒的疫区,就要果进行封锁,严格禁止从疫区调运种苗。从国外引进的芦荟种应该在指定的机构内执行,为了保证引种的时候不引进任何芦荟病害,引种材应该在具有隔离条件的温室或者是试验场地进行。
2、 农业措施防治:
农业措施防治,就是要选择抗病的芦荟品种,一般皂质芦荟抗病力最好,其次是库拉索芦荟。建立种苗基地,提供优质无病的种苗,保持芦荟群体植株通风透气性良好,做到高畦深沟,及时的排除田间积水,控制土壤的湿度,消除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对芦荟生长的危害,及时的根除杂草,促进芦荟健壮的生长,以达到良好的防病效果。及时清除已经产生病患的芦荟植株,对植株下部的老叶也要及时的去除,以压缩再侵染的病原物的数量。
注意加强水肥的管理,增强芦荟的抗病能力。常发地或者是重病地要避免连作。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者是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的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3、 物理防治:
用电热熏器将抗菌杀病剂蒸发到空气当中,从固态或者是液态剂分离出来的有效成分很块传播分布均匀,起到防治病害的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作用效果长、无污染、灭菌效果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大棚、温室芦荟。
4、 生物防治:
使用专化性的农药,保护天敌、放养天敌,可以来对虫的危害进行控制,比如放养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等,可以有效的防治介壳虫。
5、 化学防治:
用化学药剂来消灭病原体,这是最为直接的病害防治方法。目前常用的预防性药剂有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6.7%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混合、施宝克等,可在发病前每隔1周左右喷1次,连续3~5次后可以达到明显的预防效果,上述药剂对早期的炭疽病和褐斑病也有治疗的作用。针对芦荟软腐病还可以在发病的初期向植株基部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者是4000倍农用链霉素,连续2~3次,每次间隔10天。
总之,在芦荟整个生长过程当中,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通过利用抗病品种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尽量的减少和避免病虫的侵袭。
种植过程当中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能够保证芦荟生长的健康,保证芦荟的
防虫除草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可采用一次性封杀。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①稗草、千金子防治方法: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②莎草、阔叶杂草防治方法: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③田间各种杂草共生防治方法: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症状:花草叶斑驳 防治方法:可通过种子或蚜虫传播,可通过灭虫等方法防治。
植物检疫
在发展葡萄生产引种时,对引入的苗木、插条等繁殖材料必须进行检疫,发现带有病原、害虫的材料要进行处理或销毁,严禁传入新的地区。
生物防治
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等方面。生物防治对果树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具有长期控制的效果。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农抗402生物农药,在切除后的根癌病瘤处涂抹,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物理防治
利用果树病原、害虫对温度、光谱、声响等的特异性反应和耐受能力,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如目前生产上提倡的无毒苗木即是采用热处理的方法脱除病毒。
化学防治
应用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仍然是目前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也是综合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化学农药存在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和残毒等问题,但它具有见效快、效果好、广谱、使用方便等优点。
农业防治
保持田间清洁,随时清除被病虫危害的病枝残叶,病果病穗,集中深埋或销毁,减少病源,可减轻翌年的危害;及时绑蔓、摘心、除副梢,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可减轻病虫危害;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可提高植株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多施有机肥,增加磷、钾肥,少用化学氮肥,可使葡萄植株生长健壮,减少病害;及时清除杂草,铲除病虫生存环境和越冬场所。
抗病育种
选育抗病虫害的品种或砧木,抗病育种一直是葡萄育种专家十分重视的课题。近年从日本引进的巨峰系欧美杂交种就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一个抗病群体,与欧亚种相比,它对葡萄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等均具有较强的抗性。
谷子病虫害农业防治主要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1)晒种播前晒种既可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又可通过阳光 照射杀死黏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方法是:选晴天,把种子摊幵翻 晒2?3天,厚度以2?3厘米为宜,注意不要在水泥地和柏油路 上晒。(2)选种播前采取温汤浸种能杀死黏附在种子表面的线虫等。方法是:将种子放于55°C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捞出漂浮的 秕谷及杂质,将沉下的籽粒取出晒干即可。此外,在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应结合春耕用40?基异柳 磷进行土壤处理。精耕细作,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采用配方 施肥技术,增施腐熟有机肥,注意微量元素的使用,以增强谷子的 整体抗性。结合中耕除草拔除病虫植株,及时清理农田、地埂和房 前屋后的植株残体,消灭传染源。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