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呀要从个人的生活兴趣来布置,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力来选择方案。我说说我个人的经验,看能不能给你一点点启示与帮助。
我在小县城上班,拿着每月3千元的工资,有周末双休,老家农村有栋小屋加一个小院子。我在院子里就按五行八卦布置的。木亭子、篝火台、拖拉机(金)、鱼池(水)、红土国旗,中间是太极图造型。看下面的照片吧。总造价2万元左右吧。想过日出打太极,日落做烧烤,闲时看花,忙时摘果的日子。等有钱了,大理石铺地,池里养锦鲤,把7千元的木亭升级成岳阳楼的样子。
北方冬季寒冷,大多数植物都要落叶。再则,北方风沙大,尘土多,庭院里的座椅需要经常打扫,费时费力。冬季气温低,室外无法就坐。所以,暴露在室外的露天庭院,利用价值不大。我计划中的庭院是下沉式庭院,低于地面2.7米,东西方向长度16米,南北宽度11米,占地面积176平米。与庭院相邻的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是地下室,面积合计有400平米,站在室内均可以望见庭院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庭院的上方,计划用断桥铝合金封闭,装上遮阳帘,冬暖夏凉,没有浮尘,没有喧嚣。计划打造一个田园风格的民宿,客房12间。期待中!
文峰塔。塔为青铜瓦,白墙红柱,仿楼阁式。,五级六角,每级均有小室,每面一门两窗,内设扶梯,外有护栏。飞檐翘脊,饰以龙首、仙人、走兽,系以金铎。塔顶有刹,刹座作覆钵形状,上置承露盘。刹杆穿以七重相轮,顶由仰月、园光、宝瓶构成,并用铁索与塔顶相连,使宝塔显得庄重华丽,挺拔高耸。塔身砖砌,每层塔门四隐四现,上下交错,六角攒尖顶,塔刹细长,上有相轮七重,腰檐伸出较长,檐角向上反翘,古朴优美。
文峰塔高39米,雄立城之东南,是南通人崇文兴业的文化象征。据《通州新建文峰塔记》碑文记载,文峰塔是为“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而建。相传,明代兴风水之说,言自淮水以南一马平川,千余里内仅南通有狼五山,此为南通的“官禄宫”。当时凿山取石,构筑新城,营造园林,破坏了“官禄宫”,以致通籍举子屡试不爽;通籍官员多被贬斥。于是有人提议城东南地势低洼,润泽文脉,可造文峰塔、三元桥,必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兴盛。或许历史的巧合,南通建城千年中的前500多年里,没有出什么名人。直到16世纪初明后期,方有了凌相凌楷兄弟、马坤、陈尧陈大科父子及侄儿陈大壮、顾养谦顾国宝祖孙以及范风翼、包壮行等近百个进士,遂出了胡长龄、张謇两个状元。其实“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才辈出,这是历史的必然,以塔附会,仅是美谈而已。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