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冬莴笋栽培技术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12-03 20:57:28种子知识

莴笋[莴笋(学名:Lactuca sativa L.var. angustanaIrish.)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冬莴笋栽培技术。

冬莴笋栽培技术:

1、优选品种:选用抗病、高产、耐寒的莴苣[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品种水挂丝。

2、精心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小拱棚内播种育苗。播后白天采取棚膜通底风及覆盖遮阳网[遮阳网又称遮光网,是近10余年来推广的一种最新型的农、渔、牧业、防风、盖土等专用的保护覆盖材料。]降低温度,夜间有雨时需盖好棚膜。分苗至缓苗阶段白天需遮阴,创造适合莴苣生长的环境温度。尽量控制浇水[浇水,属于园艺学,是种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旱不浇水,以防秧苗徒长。苗龄35天时定植[定植,栽培术语。]到大棚内。

3、肥水要求:每亩基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整地做畦,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5厘米,每亩栽3500株左右。定植后立即浇水。缓苗期棚温超过20℃时通风,保持棚内温度白天不超过25℃,夜间在3-10℃,气温下降后,在立冬前后夜间加盖草帘保温,温度低时采取双膜双苫覆盖。肥料管理上,采取轻施提苗肥,重施开盘肥的方法。

4、病害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重点防治霜霉病[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菌核病[菌核病由核盘菌属(Sclerotinia)、链核盘菌属 (Monilinia)、丝核属(Rhizoctonia)和小菌核属(Sclerotium)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软腐病[结球甘蓝易发病,且发病较重。]等病害。用64%杀毒矾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40%菌核净1000倍液防治菌核病,用90%新植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1300倍液防治软腐病。

5、适时采收[采收是指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入药部位或器官已符合药用要求,产量与活性成分的积累动态已达到最佳程度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从田间将其收集运回的过程。]:莴苣采收要掌握在不老不嫩时进行。过嫩过老都影响商品价值。一般掌握肉质部分可食率达90%以上采收比较适宜。

冬莴笋栽培技术就介绍到这里,莴笋利用大棚、遮阳网等保护设施栽培,莴笋可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暂无相关信息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