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城市园林的地位更加突出,园林绿化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所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其在病虫害防治的时候,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兼顾绿化景观效果。
大力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重点放在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大发生而不是放在病虫害产生后如何防治打药上。在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不要求“彻底消灭”,只要求降低病虫害的种群数量,使园林系统内的病虫害种群与植物类群达到生态平衡,使城市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生态园林植物保护的有效措施
要使园林植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考虑生态平衡、居民安全、防治效果和社会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危害范围之内。基于此,植保保护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预测预报为前提,种植规划、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
一、加强植保从业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植物保护的科学性。
二、 测报防治
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气象、土壤、植物长势等条件,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一定的数学模式,及时发布病虫害动态。以在达到病虫害的防治指标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危害造成的损失?使自然界各种生物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三、 把好植物检疫关
对于一种外来物种的入侵来说。由于离开原生活地来到新的环境中,天敌种群未形成使之成为该环境中的生态霸主,对整个生态系统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各地大规模绿化引种的同时,对园林生态系统潜在的巨大破坏隐患,应引起植保工作者的重视,严格按各级检疫法规把好关。
四、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
园林规划设计决定着植物配置、植物种群结构等事项,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都有直接关系。
五、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肯定是乔灌草搭配。争取做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黄土不露天。落叶常绿搭配。最好叶子的颜色也有点变化。比如银杏秋天黄叶,黄栌,枫树等。叶子的外形美观,树干有特色。数目还要有园林文化。这样基本就行了。
景观树的话,北方常见的:银杏(观叶、果)、国槐(观干)、新疆杨,毛白杨,五角枫(秋色叶树种),元宝枫(秋色叶树种)、鸡爪槭(秋色叶树种)、白杄、雪松(沈阳长的不好,大连比较适合)、山皂荚、龙爪槐(观干)、刺槐、旱柳、绦柳、白桦、胡桃、小叶朴、杜仲、蒙椴、紫椴、臭椿、栾树(观花)、火炬树(观果)、白蜡、水曲柳、花曲柳、红叶李等。 小灌木:榆叶梅(观花)、丁香(观花)、接骨木、绣线菊(观花)、黄刺玫(观花)、连翘(观花)、紫叶小檗(观叶)等。 南方常见的:雪松、香樟、广玉兰、山杜英、桂花、榕树、乐昌含笑、紫楠、华盛顿棕榈 马尾松、朴树、榉树、垂柳、枫香、白玉兰、红叶李、紫薇、合欢、紫荆、栾树、鹅掌楸等。 小灌木:小叶女贞、阔叶十大功劳、茶梅、六月雪、丰花月季、云南黄馨、扶桑、南天竹、栀子花、金丝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