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温江桂花姐姐,很高兴回答你提的问题。
七月份可以栽树,绿化可以吗?成活率成么样。七月份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一般苗木人是不会栽种树木的,这个时间栽种成活率低,管理成本也是很高的。当然也有例外,有的绿化工程,甲方是不会管你气温高低,他想在夏天栽,你就得违背自然规律来进行施工。
怎样在夏天把绿化工程完成,把树栽活呢?注意这三点,夏天施工也能完成任务。:一:购买树的时候注意区分生货、熟货,买到了生货百分百种植失败,所以熟货是成活的关键。二:重重修剪,买来的树木不管生活熟货一律重剪,以减少水分蒸发。三:管理,栽好以后对树木进行水的科学管理,七月的天人都热得难受,何况树木,而且是断了很,剪了枝的树木必须精心管理,这时候每天对树木枝,杆,叶进行微喷,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坚持半个月,新根长出来以后,树木基本能恢复自身功能,就可逐渐减少微喷。慢慢就可以正常管理。注意到以上几点,反季节也能栽活树木,算了成活率也大大提高。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防治措施:
(一)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针对全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发展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引导养殖户向小区聚集。根据环境的承受能力适时控制养殖规模,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对新建、改建养殖设施实施“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
(二)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示范,采取诱杀等农业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强管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三)加强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在农村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加快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加快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建设必要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四)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城镇和农村人畜饮用水源地规划建设,制定严格保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五)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观的原则,开展村镇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心村、中心镇群落。房前、屋后和庭院栽花种草,农户基本都能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加强农田林网建设,绿化村庄,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生态效益。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枣树、柿树、苹果、梨等果树。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枝、叶、果的汁液,排出物诱发煤烟病,使枝、叶、果布满黑霉,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大量落果,树势消弱,不仅造成当年减产,而且影响多年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淡红色,体长0.9毫米,展翅2.1毫米;复眼黑色,翅白色透明,具两大主脉。雌虫外被蜡壳,体长3—4毫米,椭圆形,近似龟背,背部中央隆起,周围有7个小突起,体色淡红,复眼黑色,刺吸式口器。卵椭圆形,淡黄色变为紫红色。若虫椭圆形,初龄体长0.5毫米,淡红色,复眼黑色,小若虫靠风力扩散,不久在叶片上固定为害,背部即现蜡点;成熟的若虫,雌性虫蜡壳椭圆形,雄性虫蜡壳星芒状,只有雄虫在壳下化蛹,被蛹,椭圆形。 发生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一、二年生枝上越冬 ,翌年4月当树液流动时,雌虫恢复取食。刺吸树液,增大虫体;大约于5月中旬开始产卵,6月上旬进入产卵期盛期,麦收后至7月上旬小若虫孵出。初孵的小若虫爬至叶片正面以及枝条上固定,2天后分泌蜡质,一旦分泌了蜡质,便很难防治。固定后进行雌雄分化,雌虫一直为害到9月上、中旬,于打枣前迁回到枝条上固定。而雄若虫于8月中旬前后在蜡壳下化蛹,羽化成虫。雄成虫羽化后,爬出蚧壳,白天活动,飞舞,寻找雌成虫交尾,夜晚静伏叶片背面。交尾后的雌成虫,由叶片向枝条转移,尤其喜欢在新生枣头上定居下来,为害一个阶段便越冬。 防治方法: 注意苗木检疫消毒,杀来残留雌虫。发芽前,树体细致喷洒100倍阿维柴油乳剂,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雌虫。卵孵化盛期至若虫期,喷洒3000倍2%天达阿维菌素,或2000倍2.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1500倍48%天达毒死蜱,或2000倍吡虫啉等药液1-2次,消灭之。注意保护天敌,龟蜡蚧的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等,枣园中应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保护好天敌。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