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址象征着民族苦难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绕不开的民族伤痕,如果在原址废墟上重建,必然破坏其历史警示作用。圆明园遗址的存在,警示每一个中华儿女,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在铭记历史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历史,是沉重的一课!但正是这沉重的一课引发国人的反思、自省,激发起国人的自尊、自信、自强,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作为遗址,它饱经风霜,残垣断壁,但它是不容抹杀的的历史记忆。我们要保存好这珍贵的历史记忆,让青少年了解这份沉重的历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做好的皮鞭,鞭策子孙后代不忘国耻,要树报国之志、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谱写华章。
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加强圆明园文化价值传播,采用数字化等虚拟方式再现圆明园昔日盛景,并结合考古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考古活动,宣传、普及圆明园遗址核心价值内涵,正确认识圆明园遗址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事实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充分发挥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遗产展示窗口作用。
不同于其他园林,圆明园的废墟本身就承载着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