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顶哥!13年园林从业经验,专业工程师,欢迎关注我,为您分享专业观点,了解更多园林绿化知识!
3米宽的花园确实太窄了,可发挥的空间不大,不过我这里还是可以给你提供两个思路供你参考。
一、纯观赏花园
纯观赏花园是指整个花园全部用来做景观,不设置园路,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进入花园的,只能在门口平台及窗边观赏花园。
这种花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枯山水庭院。
枯山水最擅长以小见大,禅意深远,最适合你这种小花园。
二、简约花园
简约花园指的是以极简的手法营造花园。特点是简洁,明快,能给人宽敞明亮的感觉,非常适合狭小空间。
这两个思路都是非常适合你所说的这种花园,你觉得呢?
以上仅是我个人看法,欢迎在评论中分享交流不同的观点!
小桥流水假山都可以做
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北京四合院设计风格是由东南西北四周建筑围绕形成内院形式的宅院。
意义:
它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多让植物照射阳光,冬季的阳光照射量相比其他季节偏少,尽量把植物放在阳光强的地方或者用补光灯进行补光。 温度控制。冬季温度偏低,不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通过空调等温度控制设备对环境温度进行调控 浇灌的调整。冬季温度低阳光照射量小,植物的光和作用缓慢,如果浇太多水植物吸收不了就会导致积水,使根茎受冻。如果浇水太频繁则会导致植物周围环境温度过低,影响植物的生长。所以冬季浇水应该减少浇水量减少浇水频率。
苗木的规格,主要是Ф胸径,H高度,P冠幅。
乔木卡得最严的是胸径,规范要求胸径的测量方法是在土球上1.2米处,但苗圃里一般在1米处测量。有的乔木因为树干比较矮,达不到1-1.2米,就只测量D地径,直接在土球上露出地面的树干测量。
地被植物和球形植物,规格一般只有高度和冠幅。
1、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2.、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
3.、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绿化带的常见形式
1、以绿篱为主的绿化带
(1)两侧绿篱,中间是大型花灌木和常绿松柏类,棕榈类或宿根类花卉。
这种形式绿化效果较为明显,绿量大,色彩丰富,高度也有变化。缺点是修剪管理工作量大,管理不到位或路口转角处处理不好,会影响司机视线。
(2)两侧绿篱,中间是宿根花卉和小花灌木或草花间植。
色彩丰富,高度变化不如前一种明显,修剪工作量大,对司机视线没有影响。
(3)单侧绿篱。
多在慢车道一侧和宿根类花卉,草坪组合,绿篱为直线或曲线式,形式较为新颖。
2、以草坪为主的绿化带
适合于宽度在二点五米以上的绿化带,一种是草坪上植宿营根花卉或乔木,亦可种植花灌木。另一种是以草坪为主,草坪上布置少量花卉和小灌木,可以是自然式或简单的图案。
3、以乔木为主的绿化带
这是应大力提倡的绿化带种植形式,绿量最大,环境效益最明显,主干高三点五米以上,对交通无任何影响,树下可种植耐荫草坪和花卉,美化效果明显,特别适合宽阔步的城市道路。
4、图案式绿化带
城市新区、开发区新修的道路十分宽阔,其中绿化带宽度多在5米以上,以灌木,花卉,草坪组合而成各种图案,有几何形式也有自由曲线式,修剪整齐,色彩丰富,装饰效果好。
总得来说,绿化带建设要因地制宜,要考虑道路在城市规划中的所处的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的特色,精心设计,以达到组织交通,美化城市,改善环境的作用。
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2.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 红线宽度在40D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4.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扩展资料:
一、绿化带的功能
绿化带的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消除司机视觉上的疲劳,种植乔木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此外,还有净化环境作用,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
二、绿化带设计
在城市交通道路中,由于车速高,绿化带设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的安全要求,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为主,形式也应简洁。在城市中心道路中,以方便公交车辆和行人通行为目的,绿化带的设计在满足交通安全前提下,应重点考虑美化的作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有一定的高度变化。
除了常见的道路平行的绿化带,还可以设计曲线式,折线式或宽窄不一的自由式绿化带以限制车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百度百科-绿化带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