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株的树丛可采用同一树种,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树种,如果是两个树种,则要保证同一类型。原则上乔灌木和常绿落叶不能混合配置。相同树种其形态、大小、高矮要有所差别;两个不同的树种,其外形要相似,以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和统一性。4株树切忌栽植在同一直线上,或呈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种植,要呈不等边、不等角的四边形栽植和不等边的三角形栽植。四株树要以两组的形式栽植,1:3组合,即3株靠近为一组,远离的那一株构成第二组,形成不等边四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其中最小的那棵不能单独是一个树种或单独成为一组。如果是两树种相互配合,一种不能单独为1株,应与另外一种构成一组,且在整个构图的中央。
丛植7株树丛的要求可分为2:5(1:4或2:3)和3:4(1:3) 两个单元,树种不超过4种。
丛茂、丛细、丛植、丛致、丛错、丛蓍、丛秽、丛冢、丛倚、丛糅、丛脞、丛烦、丛云、丛凑、丛倒、丛丛、丛芜、丛集、丛伙、笼丛、林丛、连丛、枯丛、窠丛、花丛、桂丛、籍丛、棘丛、丛重、丛骈、丛生、丛缪、丛芮、丛玉、丛剧、丛繁、丛台、丛灌、丛书、丛物、
丛兰、丛社、丛木、丛育、丛攒、山丛、深丛、树丛、谈丛、丛悲、丛战、春丛、蚕丛、草丛、珍丛、攒丛、丛聚、丛沓、丛薄、丛残、丛艳、丛棘、丛冗、丛委、芳丛、蠹丛、刀丛、丛刊、丛筱、丛荟、丛拥、丛毛、丛猥、丛翳、丛巧、丛林、丛琐、人丛、
草丛、 丛书、 花丛、 丛冢、 丛脞、 丛刻、 丛谈、 丛山、 丛莽、
“丛”,初见于商朝金文时代,会意字。从半篆书形体像密集的草,从聚省,表示聚集。简体字像地上人挨着人,有聚集意,从兼表声,本义是聚集,后来陆续在秦系简牍、秦朝小篆中发现,“丛”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