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穴
1、严格按定点放线标定的位置、规格挖掘树穴。
2、树穴的规格应按移栽树木的规格、栽植方法、栽植地段的土壤条件来确定,裸根栽植的树苗,树穴直径应比裸根根幅放大1/2,树穴的深度为穴坑直径的3/4。带土球栽植的树苗,树穴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40-50厘米,树穴的深度为穴坑直径的3/4。土壤粘重板结地段,树穴尺寸按规定再增加20%。土壤疏松地段,树穴尺寸按规定的规格缩小10%
都是搞植物栽培的。 三者的区别: 农学,在栽培和植保技术方面,需要掌握的技术包含着农作物的,园林的和园艺的所有技术内容,它需要的技术面最广。 园林,技术涵盖林业和园艺业的两方面的技术面,不涵盖农作物的技术面。技术面居中。 园艺,它的整个技术面只涵盖园艺单方面的技术内容,不涵盖农作物的和园林业的技术,技术面最小。
1、竹丛间植以春花(桃、梅、茶花、杜鹃等)、秋实(紫金牛、朱砂根、南天竹)及红叶(红枫、鸡爪槭等)等植物。
2、竹与桃混栽。3、以竹为背景,兰花、寒菊为地被植物衬托,几株梅花点缀。4、也可松、竹、梅混栽,称之为“岁寒三友图”。
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它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从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2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3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4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品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