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以杜仲[1]叶为原料的杜仲茶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栽培。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平原均可种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
本植物的嫩叶(檰芽)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另外,通常人们吃到的杜仲是树木中的韧皮部。
生境分布张家界杜仲之乡,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产地,现江苏国家级大丰林业基地大量人工培育杜仲,另外四川、安徽、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甘肃、湖南、广西等地都有种植。
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
牡丹花比较娇贵,对土壤,气候等环境要求都比较严,
三七花自《本草纲目》收录以来,已有500年的历史,李时珍曰:“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物,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本草纲目拾遗》说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三七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过去的600多年使用历史中,中医认为三七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祛瘀、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产后瘀阻、崩漏、经闭及各种出血症。三七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减肥、降血脂、降血压、消炎、止痛、止血、抗癌等功效。 药用花卉中例如牡丹、芍药、桔梗、牵牛、麦冬、鸡冠花、风仙花、百合、贝母及石斛等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另外,金银花、菊花、荷花等均为常见的中药材。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