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好适生地种植应选择气候温暖、地势向阳、排水良好、pH为6.0~7.5、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这些才能使黄花蒿生长茂盛,植株高大,收获高产量的黄花蒿叶和高含量的青蒿素。选择优良品种人工栽培黄花蒿,目前使用种子育苗是最经济和实用的方法,但必须选择黄花蒿干叶产量高和青蒿素含量高的优良品种。可采用广西植物研究所已选出青蒿素含量1.0%和干叶产量200 kg以上的93001号和93004号高产优质的黄花蒿品种或重庆市酉阳县的一些优良品种作为人工栽培的良种种源。提早播种和移栽提早育苗必须使用小拱棚薄膜覆盖,进行保温保湿,有条件的使用大棚育苗。在采收黄花蒿种子至第2年3月初播种,于2~4月移栽。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先育苗后移栽是人工栽培成功的主要种植方式。我们从2004~2006年在广西植物研究所、临桂县、隆林县、靖西县、都安县、象州县、金秀县、鹿寨县等地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种植了1 500 ha黄花蒿,结果全部成功。加强水肥管理对土壤贫瘠、物理性状差、新开垦的酸性土壤必需施入农家肥,用量为20 000 kg/ha以上。在苗期和移栽成活后各追施1次水肥,肥料种类有人畜粪水、沼气水、麸水、尿素(浓度0.2%~0.5%)+过磷酸钙(1%)和复合肥(1%)等;5,6月各追施1次复合肥,300~450 kg/ha。采用轮作方式种植黄花蒿 合理轮作可有效地防除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保持地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适时采收据我们对黄花蒿青蒿素含量测定结果,5月采收青蒿素含量小于0.3%,6月采收青蒿素含量小于0.5%,7月采收青蒿素含量小于0.8%,8~9月采收青蒿素含量大于0.8%。因此,黄花蒿的最佳采收期以初蕾期采收最为适宜,此时其产量和青蒿素含量均较高。在广西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晴天采收为宜。 黄花蒿(本草纲目)草蒿〔神农本草经(部分)],青蒿(神农本草经、中药俗称),臭蒿(日华本草),犱蒿(蜀本草),黄蒿(俗称),臭黄蒿(内蒙古),茼蒿(山西),黄香蒿、野茼蒿(江苏),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鸡虱草(江西),黄色土因呈(湖南),假香菜、香丝草、酒饼草(广东、海南岛),苦蒿(四川、云南),“沙拉翁”、“莫林一沙里尔日”(蒙语名),“好尼一沙里勒吉”(蒙药名),“康帕”(维吾尔语名),“克朗”(藏语名)含挥发油,并含青蒿素 (qing hau su C15H2205) 、青蒿内脂I、II (arteannuin I, II) 、a-蒎烯、樟脑、按叶油素、青蒿酮等,此外还含黄酮类化合物;地上部分还含东茛菪内脂类化合物。青蒿素为倍半萜内脂化合物,为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治各种类型疟疾,具速效、低毒的优点,对恶性疟及脑疟尤佳。古本草书记述的“草蒿”(神农本草经)及“青蒿”(除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外)与“黄花蒿”(本草纲目)无异,中药习称“青蒿”,而植物学通称为“黄花蒿”A. annur Linn., 该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长,其体态略有变异。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南方民间取枝叶制酒饼或作制酱的香料。牧区作牲畜饲料。本种不同于植物学上称的“青蒿”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二者药用功能虽然接近,但后者不含“青蒿素”,亦无抗疟作用。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