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风景名胜九龙口 九龙口位于建湖县九龙口镇西南部,处于射阳湖腹部,由蚬河、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涧河、城河等九条自然河道汇集而成,故名“九龙口”。
九龙口的风景堪称一绝。
九条银河从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来,仿佛九条玉龙盘旋在无边无垠的绿色地毯上,无限绮丽的天光湖影,尽收眼底。
朦胧塔 朦胧塔,位于建湖县宝塔镇射阳河与西塘河汇合处,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身残存三级,高16.7米,呈八角形楼阁式,古朴雅致。
塔内有藏舍利的石函。
东海王墓 东海王墓位于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
当地群众在开垦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宽 l米,长2.8米。
墓砖长32厘米,宽14厘米,厚5厘米,砖块两顶端分别刻有“东海王”和“义熙四年”字样。
经考证,为东晋安帝时东海王司马彦章的墓,随葬品有紫黑色长耳把陶壶1只、铜镜半片等物。
汉古墓群 汉古墓群位于建湖县上冈镇,分九部分组成,有关方面认为,这可能有汉代豪门望族的风俗习惯。
西汉末年,豪强各据一方,聚族而居,为了讨个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别葬于九处,故取名九龙墩。
这些汉墓东距串场河、范公堤约一华里。
由此可证,汉代以前这一带即筑有挡潮堤堰,而且人口较密,盐和农业生产亦较发达。
双湖公园 建公园是几代建湖人的梦想,多届政府也曾商讨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终未能成为现实。
近几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讯速,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建公园的呼声再次响起。
为此,县委、县政府经多次座谈、调研、论证后,将新建公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城南新区双湖公园被列入我县2008年重点实事工程之一。
县委书记张礼祥、县长苏冬多次亲自组织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会议,对公园的选址和规划作出了明确指示,并广泛征求对双湖公园规划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要求,双湖公园的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要科学规划、创塑特色;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真正成为全县人民共享的乐园。
双湖公园由县规划局具体负责规划工作,知名的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专业设计,从2005年开始,先后经10次调整修改最终形成现在的深化设计方案。
本方案规划充分考虑公园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做到自然渗透、无缝衔接,带动周边地块的发展。
以整体性、差异性、参与性、文化性、生态性等形成公园全景布局。
从2008年5月起,双湖公园工程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三次公开招标。
双湖公园整个工程工期540天。
双湖公园建设前期的拆迁、协调等准备工作顺利,得到了社会的积极支持。
7月10日工程合同由县建设局和建业集团正式签约,预示着双湖公园即将破土动工,我县无正式公园的历史也将终结,一个超前规划、功能具全、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汇聚市民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场所的苏北一流的民心工程——双湖公园,将伴随着时代的节拍进入我们的生活。
双湖公园位于建湖城南新区,东临湖中路、西靠建宝路、南接镇南路、中间区块与秀夫路和轮窑路衔接,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公顷。
双湖公园充分利用原县和近湖镇两家轮窑厂多年经营废弃后的水塘现状条件,变废为宝,以苏北水乡风貌为特点,以建湖特色文化为内涵,围绕水的主题,做好绿色文章,崇尚自然景观,着力营造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参与性的景观优美、功能合理、管理便捷、养护经济的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城市综合性生态公园。
公园分“一心、两片、六区”。
一心:中心水体区。
利用现有砖场挖掘形成的低洼地带,蓄水形成开阔湖面。
两片:以秀夫路为界,公园分东西片,即:生态体验片、文化休闲片。
东片为生态体验片,重点强调多样化的植被、水体景观,强调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生态体验,包括大众的休闲健身、垂钓、赏景、青少年植物科普等,也包括面向高端客户和商务洽谈、接待。
整体空间氛围以静为主。
西片为文化休闲区,强调将建湖文化特征融入公园环境之中,包括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产业文化等,同时将文化的表达与居民休闲、节庆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空间氛围以动为主。
“一心、两片”的布局结构,综合协调了公园的整体性、差异性之间的关系,使公园在总体结构上浑然一体。
六区:指分布于两片之间的六大区块,包括康体活动区、民俗休闲区、佛教文化区、商务接待区、自然景观区、生态游憩区
什么样的园林是好?
第一,“需要就是好”
如果说园林面积大就好。那么请问多大是大?多大才能够大?如果说美观的就是好,那么怎么才是最美?如何保证人人都会赞同?那个项目能做得比颐和园还美?其实园林本来就没有不美的。仅仅将园林作为项目的卖点更是一个误区,那个项目没有园林、那本楼书不强调绿化率?大家都有的东西还能称其为卖点吗?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弄清园林是给什么人做的,那么就不要做了。道理很简单,你看到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你会去珍惜吗?会去在意吗?好比一块快要发霉的剩馒头对饿了三天的人会怎样?他一定会狼吞虎咽的把它吃掉,而对吃饱了的人就视而不见一样。所以,我们要根据目标客户的需要,追求实质、精心细化,根据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个性进行园林规划,不要以点概面,更不能抓面漏点,要把园林做到业主心里去。这才是成功之路。
第二,个性化设计
如果说园林做得越奇特越能体现个性化,我认为也是一种误区,主要误在设计和人的个性是不可等同的实质上。园林是用来供使用者发挥个性、满足个性张扬的,与设计师所发挥的设计个性不能等同。每个人每天都会面临着种种压力,包括同事、上级领导、生意伙伴、路遇陌生人的各种不同程度方方面面的压力,时时都在克制自己,无法发挥个性,因此希望回到家后充分张扬个性,找到拥有自我的感受。所以我们只有给他们准备一个可以参与,而不受限制的园林才是个性化的体现。只能观赏,不可参与的园林不是真正的园林。比如说,你做个奇形怪状的假山吧,它必定是假的,不可攀登,况且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作出自然山脉的感觉啊!;你铺块草坪吧,挂着不许践踏的指示牌。这都不是真正的园林,这只能好比一支花虽然漂亮,却只能插在花瓶里欣赏一样,不实用。这里所说的就是所谓的“观赏与参与互动”。
第三,体现人性化
一方面,我们把“人性化”一词作为一个概念或口号,空喊了那么多年,却不能在项目中正确运用;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项目确实做到了,却不能使客户理解。这正是因为不理解“人性化”的真正含义。我认为一个真正人性化的小区园林规划必须做到想业主之所想、方便业主之无所不及。简单的说:“老年人喜欢下下棋,能让他们不必每天抱着棋盘和棋子下楼;年轻人喜欢运动,让他不必每天抱着篮球到处找篮球场;少年儿童喜欢戏水,让他不必经常请家长带着去公园;……”。这就是人性化。
第四,讲究园林与建筑的对话
建筑和园林都是死的,而设计思路是活的。很多成功案例在建筑设计中通常的手法是巧妙地将一些诸如传统吉祥符号、吉祥物之类抽象处理,加以现代建筑手法隐喻;让居住的时空与园林紧密联系,增加视觉性。再创造一种人性化的立面效果,如檐口、线条、色彩等等。即可提升建筑单体的视觉识别性与空间趣味性,又可与园林呼应。这就是园林与建筑的对话,就是所谓的建筑与景观互动。这一手法在房地产操盘实战中是比较奏效的方法,也就是说这种做法很容易使项目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
第五,人景互动
为什么要人景互动?人本身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将其强行分开,人是需要回归自然来放飞心情、解除疲惫、张扬个性的,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的融为一体。因此,充分考虑到建筑与环境对人心情和家庭生活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六,注重园林对人心情和家庭生活的影响力
大家都经常说环境可以改变人,这一方面是指人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则是指人的生活环境。而园林恰恰是人生活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到山里接触到自然环境,为什么感到亲切,因为它能使你放松、使你自由自在,可以改变你的心情。所以成功的园林应该是很随意、很自然、很放纵、视野很通透的。比如说两口人在下班后吃过饭,却因谁来洗碗等家庭琐事闹得很不愉快时,到园林里走一走,心情能够得到改变,从而化解了家庭矛盾。能够起到这种作用的园林肯定是好的园林。我想单单一片草地、单单栽几颗树,而不加以构思就不一定能达到这种作用。这一点对园林规划设计来讲确实很难,但是作为营销策划者,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也是未来人们购房、生活所必须选择的!
第七,降低成本,减少投资
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冷静的消费者,他们已经意识到开发商所作的一切都是在花他们自己的钱。所以园林规划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项目条件,注重成本。考虑到以上各方面并不意味着要多花钱,更不意味着投入很多才能作出好园林,也不是说大就是好,更不能说复杂就是创意。园林的成功案例也不乏其数。我们在策划某8万平米的一个项目时,在园林规划上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同时还增加了很多项目卖点。可谓受益非浅!
构思一种个性化、人性化、积极向上、新颖而不浮躁、美观而又实用、简介而满足需求的园林,确实很难,需要开发商作为一个课题研究,提出自己的设计要求和策划思路,再由设计师进行理解、完善、修饰和创意才是根本之根本,而不应该任由设计师随心所欲的去创造!这样很多参与招标的设计公司和参与人员都会很累,效果也未必令人满意,同时还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设计的再好,也不要忘记了最关键的人文关怀就行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