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全国哪些村比较有发展?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10-09 17:11:28药材种植

全国有很多村发展迅猛,让人震惊!令人羡慕嫉妒,我所知道的好象有下面这些!

一,华西村。

众所周知,华西村是中国最有名村子,封为`天下第一村,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名村之首,人均收入八万五,是镶嵌在长江三角洲腹地一颗璀璨明珠,是全国闻名幸福村!每户有400一600平方米别墅,每家有100万一500万存款,家家有小车。

二,南岭村。

南岭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面积4,12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多人,外来人口一万五,被誉为中国第一村,这个村很重视人材培养,是省文明示范村!

三,大邱庄。

大邱庄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原来好华夏第一村,伴随着庄主禹作敏入狱,渐浙走向衰败!人均收入七千二百元。

四,西塘村。

西塘村位于无锡市前洲镇,这里春天繁花似锦,秋天果实累累,风景秀丽,西塘村是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戸均存款IO多万元。!

五,航民村。

航明村地处杭州市萧山区,面积不大,三百多罗

罗户,一千多人,全村自己花三十多万住统一规划別墅,每栋三百平左右,村民每年有分红,真是家家住别墅,户户有车库!

六,滕头村。

滕头村村里有医院,医疗保滋覆盖整个村,六十岁老人每月领四百至一千养老金,一年最少都有六千元!

七,九星村

九星村位于上海西南市郊结合部闵行区,九星村称得上是店铺村,那里是华东最大综合批发市场,面积l6OO平方公里,村民3757名,人均收入三万五,那里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人人有股份,人人有分红,那里的人过上了令城里人眼红的生活!

八,沈泉村,

沈泉村位于山东临沂市罗庄区,面积六点五平方公里,村民一千六百多人,人均收入87OO元!

九,罗南村。

罗南村位于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面积四点柒五平方公里,村民三千五百多人,被评为广东第一村,罗南村是民营经济强村,人均收入一万多元!

十,万丰村。

万丰村位于深圳市沙井镇,全村二千一百人,被誉为南国第一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

十一,刘庄村。

刘庄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有中原首富之称,村固定资产十亿多元,村民人均收入一万元!

十一,南佳村。

南佳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享有中原第一村美举,闻名全国红色亿元村,也是共产主义第一村,总资产29亿,人口三千一百八十人,人均收入七千多元!

十二,花园村。

花园村位于金华市东阳市南马镇,面积五平方公里,人口四千三百一十人,人均收入一万六千五百=十元,多次评为中国名村,十佳小康村!

十三,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晋中昔阳县,人口五百一十人,面积一点八八平方公里,是唯一亨有几十年盛誉中国名村!

以上这些村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于开拓创新,勤奋拼博,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去努力奋斗吧!

此文纯属我个人观点!

感谢您的阅读!

贵州省

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

产业兴村。2012年前的舍烹村是贵州六盘水盘州市普古乡边远、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十八大以来,舍烹村支两委敏锐的理解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引进本村的致富带头人陶正学回到舍烹村创业。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旅游开发公司,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理念,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养生度假旅游产业。如今,全村已形成集生态旅游、健康养生、设施农业、电商平台、特色养殖、会务培训、餐饮住宿、民族文化开发8种产业为支撑,农业和乡村旅游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产业。

改革兴业。作为中国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舍烹村,为实现“要让人人有活干, 家家有钱赚”的目标。村支两委探索了农村土地资源,农民自有资金、人力资源,自然风光、人文等资源等量化入股的发展模式。全村3817亩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刺梨、猕猴桃等产业,村民全部成为股东,土地入股有保底分红,利润里面还有20%的收益。465户村民通过自有资金入股,在原始股为2000万元的股东份额中占股72%。旅游公司成立后,短短几年相继建成了温泉度假小镇、民族风情街,滨水走廊茶室,陶源酒店,直升机停机坪等项目,村民自建特色农家旅馆、农家乐达110家。

发展强村。村支两委带领大家通过抓产业让全村走向全面小康的快车道的同时,不忘夯实农村基层基础阵地建设。通过村集体生态林、湿地、水面等资源入股到旅游产业,通过整合到舍烹村的“一事一议”、环保、森林防火通道建设等项目资金的入股分红,村集体收入每年在20万元以上,现达到75万元。绿树成荫,民族色彩浓郁的舍烹村,2014年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2015年申报为“全国一村一品”、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被授予贵州省农村改革联系点。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4A级景区。

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玉屏街道水甫村

玉屏街道水甫村300户1348人,主要居住有水、布依、瑶、汉等民族,60%是水族,地处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色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棺墓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习俗和马尾绣、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技艺和水族卯节等,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于2017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

水甫村因地制宜,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殖业,已发展有水葩古寨农家乐、珍稀药材铁皮石斛培植基地、特色养牛场及农旅结合产业园区及农旅结合产业园区,打造有“内洋外土、休闲雅致、食宿兼备、宜居宜乐”的乡愁民宿度假庄园,水葩古寨成功承接黔南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升级,成为新时期荔波乡村旅游示范点。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围绕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三农三化”工程,以党建统筹水甫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水甫村已打造成“恩铭精神传承、民族团结进步、农旅结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综合治理”的示范村。

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事处上纳灰村

自2010年以来万峰林街道以旅发大会及“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为契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六项行动计划,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其中:民居亮化480户,投入1500万元;道路扩建、新建、改造500万元;中寨桥及道路延伸800米124万元;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景观灯及悬挂红色灯笼)350万元;中寨休闲娱乐广场70万元;新建公厕4个70万元;安装寨内音响设备一套(音柱70个)25万元;文化墙、窗户改造及木质楹联制作50万元;上纳灰至下纳灰沿河步道连接100万元(体育项目);污水收集池25万元;安全饮水工程60万元;村寨绿化工程150万元。通村通组公路硬化率达100%,串户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水利设施管护制度,设施管护完好,村庄内生活饮用水卫生、干净,配水管网等设施设备完善。辖区内生活垃圾由家政公司统一清运到处理场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通过生物湿地工程,集中村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50%以上;全面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现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100%,所有村组农户用电与城区同网同价,一户一表率达到100%,村内广播电视网及移动、电信、联通网络覆盖率达100%,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推进“三个一”场所和农村“三改”工程,村庄“三乱”现象基本根除,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乡村文化年活动,强化布依民族文化和“八音坐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美丽乡村内涵,真正确保了村中有山,村中有水,看得见乡愁,让昔日落后山村在悄然后展露新颜。

云南省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固东镇江东社区

江东社区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固东镇东南部,距腾冲市区35公里,国土面积35.42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1137余户4012余人,下设1个党总支部,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4余名。因村内拥有天然连片的银杏林1万余亩、3万余株而得名银杏村。

江东社区依托丰富的银杏资源,按照“以党建促旅游,以旅游强党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的建设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构建了跨越发展的新局面。2015年,由市镇村三级注资1000万,共同成立全省唯一一家“镇域范围内村村有股份、核心区村民户户有分红”的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公司。并对江东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引入东方园林集团注册成立了东方银杏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一方面,积极整合周边社区的优质旅游资源,构筑“四季江东引领四季固东、四季固东支撑四季江东”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分红,周边8个社区村集体收入每年增收1.4万。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引导和鼓励周边贫困群众到银杏村务工,增加收入。2017年,入村游客达36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6000万元,其中公司经营收入1012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6.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0元,直接或间接带动江东及周边社区贫困人口800余人,加速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

丘北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距县城13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属于滇东南岩溶区,是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彝家水乡、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景区于199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涉外景区,同年9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又于1996年10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1月被评为AAAA级旅游区。景区内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链贯通,2万亩水面清澈透明,高原喀斯特湿地让人叹为观止。景区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壮、苗、彝等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普者黑旅游文化的主流,壮族的祭龙节,彝族的抹花脸、火把节、摔跤节,苗族的采花山等民族节庆风情浓郁。普者黑村是2013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三个外景拍摄地,同时也是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外景拍摄地。普者黑仙人洞村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云南民族文化第一村”,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可领略到彝族支系撒尼人传统的“花房”、“情人房”等民俗风情,能看到古老的撒尼舞蹈以及汉代石虎、甲马、木雕、石刻、刺绣等,可听到古曲古调,观看毕摩祭祀,还能登山观峰,这里已成为云南对外文化宣传的窗口和民族文化交流示范基地;普者黑天鹅湖是一个集喀斯特孤峰群、湖泊群、溶洞群、湿地生态群为主的生态型湖区。湖区内湿地生物极其丰富,仅候鸟就有大雁、天鹅、苍鹭、白鹭、钳嘴鹳等100多种1万多只。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

寺登村地处沙溪坝子中央,黑潓江畔,距剑川县城32公里,是沙溪镇政府所在地,寺登村境内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历史文化积淀浓厚,民族风情浓郁古朴,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历史上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000年,寺登街被(WMF)列入2001年世界濒危建筑遗产保护名录,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村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兴教寺,寺登街兴教寺被命名为10个中国乡村文化遗产地标村庄名录之一)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欧阳大院)。2010年10月获授“中国村庄名片”。2014年9月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8月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5年11月被评为“大理市生态文明示范村”。 

寺登村下辖寺登、下科2个自然村,共设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76,人口2664(其中农业人口554户,2442人),国土面积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7亩,以水稻为主要作物。平均海拔2100米,气候属南温带温凉层,年均气温12.3℃,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年降水量790毫米,无霜期215天左右,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水稻、制种玉米和养殖猪、牛、羊以及经商、旅游服务、饭店、客栈、粮食制品加工销售和外出务工为主。2017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3285万元,粮食总产量106万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为9637元。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藏方村委会河湾村

河湾村是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彝族苗族乡藏方村委会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坐落于秀美的马蹄河旁,因马蹄河绕村而过形成了河湾村一面靠山三面环水的近300度“马蹄”状的湾,因而得名河湾村。全村有农户69户269人,设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18名,全村有水田141亩,旱地500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按照宜良县委作出的实施全域旅游的决策部署,2016年8月,河湾村因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别致的村落民居风格,被宜良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宜良县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之一,按照乡党委、政府确定的坚持“以规划为引领 景观为核心 农耕为根本 民宿为特色 产业为带动 民富为目标 文化为灵魂”的乡村旅游建设理念。河湾村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100余亩山头退耕还林,168亩土地流转,村内存栏的48头奶牛各生猪、马匹全面禁养,形成了环境保洁的长效机制,河湾的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凸显,正逐步实现 “四变”: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民居变民宿。

2017年,乡政府通过与浙江大学农学院合作,在河湾村建设58亩创意农业示范基地,指导村民种植彝族“阿诗玛”彩色水稻图案,实施稻田养鱼,实现农旅结合创意农业种植和种养结合稻田养鱼模式示范,2018年,村民用彩色水稻栽种的头戴银色头饰的苗族美神“仰阿莎”和多彩红色枫叶与蝴蝶图案打造的引枫蝶舞图案,在新华社、《中国日报》(海外版)、今日头条、《云南新闻》、《昆明新闻》、昆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以及梨视频、抖音等新兴媒体的宣传推广下,吸引国内外观光人数达10万余人,进一步提高了河湾村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带动了周围的餐饮、民宿、农特产品的发展,达到增产增收和旅游观光的双重效益。2018年8月,河湾村被确定为宜良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以及耿家营乡首届彩色稻田文化旅游节活动举办地,9月23日将在河湾村举办水稻秋收比赛、摸鱼比赛、竹编比赛、农机产品展销、稻草编制品展示等系列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活动,为村民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县柳梧乡达东村

达东村基本村情:柳梧乡达东村位于拉萨市的西南方,达东村交通便利,藏马鸡、藏药材等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太阳山谷,距拉萨市中心18公里。全村总人口为822人、218户、分为8个村民小组,劳动力为324人(其中女性200人);党总支部一个下设3个党支部其中:村民党支部2个、企业党支部1个,我村党员86人、企业党员4人,党员平均年龄为45岁。人均宅基地面积60平米,人均居住面积40平米。村庄经济总值870万元。

弱势群体有:享受五保户政策4户、4人(其中集中供养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88人;低保户5户、17人,有证残疾人20人,孤儿3人,三老人员10人。

村庄公共设施情况:村委会面积2240平米、幼儿园1所、卫生室1个、公共厕所6个、村级活动所一处、各组活动场所8处。

土地资源:达东村现有耕地1514.88亩,人均面积2.4亩,荒地1600亩。基本农田依山脉走势形成,砂石土壤,土地贫瘠。牲畜2500(头/匹/只),其中牦牛1200头,黄牛370头,奶牛430头,藏鸡190只,猪12头。羊280只,驴马共18头。

给水情况:水源地一处,集中式供水,供水管道为塑料管道。

排水情况:污水处理方式为排入化粪池。

电信情况:网络已通(移动、电信)

现状主要能源:做饭为煤气,取暖为柴草。

全村大型车辆45台。大型挖机2台,其中村委后1台。小型挖机4台。大型装载机12台,小型装载机1台。

农民经济收入: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种植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玉米、油菜、土豆及部分运输业以及旅游产业,2017年底农民人均入为13000元。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居委会

克松居委会距泽当城区7公里,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庄,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人民公社、第一个教学点等诸多第一,一直以来被誉为“一块红色的土地”。

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克松居委会叫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1959年,西藏平叛反乱以后,克松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因此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1959年12月2日,民主改革工作组在这里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克松社区党支部先后荣获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十佳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克松居委会被评为山南市十星模范村。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纳西乡纳西村

纳西村地处214国道旁交通十分便利,是云南方向进藏的第一站,地理优势十分突出,平均海拔2600米,年气温20℃、降水量350——450毫米。下属7个自然组,现有280户1362人(其中纳西族909人、藏族449人、汉族4人),党员83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下辖1个党总支部、7个党支部,全村全村拥有耕地856.1亩。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64亩,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玉米等,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有:花椒、核桃、苹果、梨子、石榴、李子、橘子等水果。种植面积494.11亩,盐田950块。

纳西村作为乡政府驻地,交通便利人员流通性大,群众思想较为开发。“藏-汉”、“藏-纳西”、“纳西-汉”等各民族之间通婚较为普通,为我乡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纳西村作为西藏境内唯一的纳西族聚集地,纳西村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契机,集中宣传《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在信教群众中进行“热爱民族团结、热爱社会和谐、热爱家乡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集体利益、维护家庭和睦”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各族群众的思想认识,为纳西民族乡社会和谐进步营造了良好的與论氛围。

村“支部+葡萄协会、企业+农户”产业模式,以葡萄“规模化种植机械化加工、协同化收购”为发展思路,村支部与企业负责人协商洽谈,打通企业与农户梗阻,使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化,技术培训常态化,销售对接协议化今年已实现纳西村葡萄种植 242户 1136人494.1亩扶植葡萄个体私营户65家。培育葡萄种植能手12人,年产葡萄494100公斤,葡萄按每斤2.5元统一收购价,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其他经济林木种植605.02亩(苹果332.12亩、康巴蜜桔273亩)。全村共有养猪场3个,共计存栏1560余头,三家带动我村精准扶贫户建档立卡户40户。

弦子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产。纳西村利用每周周末时间组织群众在文化广场开展文艺活动,盐井中学、小学利用课间操时间将弦子舞、纳西族舞蹈融入其中。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纳西村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名(弦子舞传承人、晒盐技艺传承人)。目前纳西村现有“藏家乐30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家(果拉从佳加面、盐井正宗佳加面)。帯动周边精准扶贫户10户,村域内有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被评为西藏自治区龙头企业、昌都市龙头企业)。芒康县藏香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南部三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62户。

陕西省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

梁家河参观学习人事络绎不绝

梁家河村全体工作人员

梁家河村位于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5公里处,是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青曾经插队生活过的地方。全村现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33户1187人(常住人口202户442人);共有党员59名,其中女党员4名;总土地面积15699亩,其中耕地2297亩,林地5621亩。

梁家河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全面建成小康为总目标,遵循党建工作“四化”要求,围绕“一心三区一带”的支部领航发展规划,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大力发展旅游、苹果、养殖三大产业,着力打造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三观教育基地、年轻干部励志筑梦教育实践基地、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四大基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村里通上了柏油路、用上了天然气、拉上了互联网、吃上了自来水,特别垃圾污水都能集中化处理;村民在镇里都住上新楼房,大都开上了小汽车;老人都有养老金,小孩上学都有好教育,看病都有新合疗;村上还设立了银行服务点、医务室、红白理事会、便民服务站,我们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通过三变改革,村集体还办起了乡村文化旅游公司和食用醋加工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增加村民收入,2017年旅游综合收入近200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目前,村上的大山变绿了、环境改善了、产业壮大了、集体有钱了、生活富裕了,村民也吃上了“生态饭”和“旅游饭”。同时,先后被确定为中组部农业部大学生村官和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行政学院公仆意识和党性教育基地、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基地、延安市青少年三观教育基地。

整洁诱人的梁家河果园

梁家河果园硕果累累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终南山寨民俗文化村(庄)

佬林客栈(安置点)

终南山寨民俗文化村庄位于“国家最美乡村”的陕西省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一组,牛背梁森林公园的清凉谷度假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城市人度假的绿色航母、避暑躲霾的诺亚方舟。由佬林客栈、民俗民宿文化街、户外体验运动乐园等组成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度假旅居地。

佬林客栈(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为村庄核心区,均为两层半仿古建筑风格,有五街四广场,居住群众123户467人(贫困户37户132人),户户兴办了3.0版农家乐和民宿客栈,以托乡村旅游产业致富,户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是陕西群众脱贫致富示范点、百姓创业孵化基地。

民俗民宿文化街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民俗民宿文化街,复原了秦岭老屋,珍藏山居遗产。以山居、土屋、木房、石寮为特色的三街九巷十八楼三十六院,展现寨居特色村庄风貌和农耕文明。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度假圣地。户外运动乐园,是迄今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前卫时尚、研学旅行、旅游与运动、休闲与体验的最佳地,年均接待体验游客25万人次以上,源源不断客源促进了本村庄群众增收。

该村庄班子坚强有力,公信度高,管理民主;村庄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完善,保障有力,村民安居乐业;和谐文明、秩序良好,无刑事案件和群体事件。特色产业发展良好,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具有较高知名度。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

袁家村

袁家村位于关中平原北部,属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距离西安机场35公里,过境公路有福银高速、关中环线。全村土地不足千亩,农户仅62户,人口不过300人。目前在袁家村创业就业的己达3000余人,带动周边从业人员近万人。

2007年,袁家村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率先提出打造关中民俗文化旅游第一品牌的目标。以村子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建成民俗浓厚,特色鲜明的“关中印象体验地”,开陕西乡村旅游先河,成关中旅游景区亮点。经过十余年建设和发展,袁家村己成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服务功能较为齐全,既有民俗风情,又有创意文化,既有田园乡愁,又有都市时尚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

经过十年发展,袁家村从乡村旅游起步,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更加凸显,第三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直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由手工作坊到加工工厂再到连锁加工企业,第二产业跟随第三产业走;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对优质农副产品原材料的需求。遍布各地的种养殖基地和订单农业,使第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这样,就实现了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全国2017龟市场行情(最新2020年龟市场行情)

全国金银花种植面积是多少?

全国的甲鱼市场怎么样(全国的甲鱼市场怎么样啊)

全国农业之乡?(全国农业展览馆)

全国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信息平台怎么申报(

全国农机排行 全国农机排行榜前十名

全国养殖基地(全国养殖基地有多少个)

全国水果网(全国水果行情网)

哪儿有养殖穿山甲的(全国唯一养穿山甲)

全国小龙虾养殖交流群(全国小龙虾养殖交流群有哪些)

全国哪里有养牛技术学习?

全国二手泵车群(二手泵车处理网998)

全国养殖网批发(养殖批发市场)

全国养殖网(全国养殖场信息)

全国大型养殖场(全国大型养殖场有多少家)

爬蚱养殖技术全国(爬蚱种植视频)

全国水果连锁(全国水果连锁超市)

全国肉牛养殖网(全国肉牛养殖公司排名)

全国目前有几个农高区

连锁水果店(全国连锁水果店加盟)

全国水果种植排行(全国水果种植排行榜前十名)

全国800个产粮大县有哪些?

全国十大产粮县?

全国每天产生多少吨垃圾

文章关键词
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