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琉松,水分充足,富含腐殖,质地黑油砂土或黄油砂土为好,腐殖质壤土和粘壤土也可栽培。平贝多采用电裁方法,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翻耕,翻地时可结合施肥,以腐熟猪粪为佳;并要清除杂物,整平耙细,然后打成宽1米一1.2米的平畦高畦,畦长可根据地形而定。
平贝,也叫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平贝母播种繁殖,需6~7年才能采挖。因此,平贝母种植可采用无性繁殖,需用3年生的平贝母鳞茎,才能产生子贝。一般5~6年生的贝母鳞茎可产30~50个子贝,子贝是生产上主要繁殖材料。大中型鳞茎种植2~3年后采收。小鳞茎4年后可采挖。
平贝母生长期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即可满足生长需要。平贝母为浅耕层须根系植物,鳞茎及须根一般分布在10~ 20cm土壤耕作层中,既容易干旱又不耐涝,为保证生育期中土壤达到适宜的水分,必须合理选地,选择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地为宜。
田间积水,鳞茎易腐烂。平贝母田土壤湿度大,后期遇连续低温,还会感染菌核病,使生产受到严重损失。所以平贝母田在进入雨季前,要清理好排水沟,严防田间积水。清除的土可培在床旁、遮阴作物根部或薄薄撒在畦面上。生育期短,生长迅速,喜湿润条件。东北产区常常春早,为了保证平贝每正常生长发育,可在春旱时(4月中旬-5月肿旬)对其进行行沟灌或喷灌。生育期间可进行一至二次,灌水要灌透,同时也要结合松土,防止土壤板结。灌水可降低气温、地温,利于贝母生长,能使生育期延长7-10天。
平贝母呈白色或淡黄白色,颜色越白可能熏过硫磺,不利用使用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表面呈类白色,层鳞叶呈两瓣,大小悬殊较大,大瓣紧抱小瓣,俗称“怀中抱月”
一、选地整地选地时应选择海拔较高、背风阴山或半阴山、远离麦类作物的地方建园(因为有小麦的地方容易传染锈病)。要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含有大量腐殖质的砂壤土最好。
在杂草种子未成熟前开始整地,深翻细耙,清除草根、石块等物,顺着山坡方向做苗床,床宽1.3米左右,高15~20厘米,苗床长度根据地势而定,只要后期排水和管理方便就行。在做苗床前结合深耕土地,每亩施腐熟后的农家肥或堆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沤烂后的菜籽饼100公斤,均匀的撒施于地面。
二、建田育种
川贝母都是用种子进行繁殖,在采收贝母时就要预先留种,选择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虫、无损伤的健壮鳞茎作种栽,按行距10厘米,株距7厘米种植,覆土7厘米左右,用树枝或竹梢等覆盖苗床。
第二年春天,在贝母出苗前揭去覆盖物,及时除草,并浇灌一次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再追肥一次,通常生长在海拔3300~3600米较向阳地方的贝母种子成熟要比生长在3600米以上背阴地方的种子成熟提前15天,一般8月下旬就会成熟。
三、适时播种
贝母种子应该随时采收随时播种,不宜留存。种子在水分、温度适宜的土壤里,经过60~80天就会完成坯胎的生长发育过程。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撒播三种方法。
点播时:将每粒种子进行分辦,在事先备好的苗床上按行距6厘米、株距5厘米用木棍打孔,孔深3~4厘米,一孔一辦,播种覆土同时进行,方便快捷。
1.防止杂草争夺水肥。除草深度,以不伤鳞茎为准;生长期和枯萎期共除草2-3次;出苗前必须用新高脂膜配合针对性药剂处理土壤。2.施肥灌水。栽植贝母用腐熟的猪圈粪为好,忌用炕洞土、小灰等碱性肥料。每年施2次盖头粪,第一次在大鳞茎采收后至结冻前,施的农肥应细碎,平铺在畦面上约3厘米厚。在5月台票上中旬,贝母生长旺季,可追施过磷酸钙,磷酸二铵,随后浇透水,水渗下及时松土。叶面及时喷施光合营养膜肥,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规肥料、养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至极限。一次施用全年受益。贝母现蕾后,如不留种,应及时,全部摘除,如计划留种,可适当疏蕾。
平贝母与川贝母来源不一样,平贝母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川贝母则主产于四川位置平贝,是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主要产于四川,故一般称为川贝母,简称川贝,品质优秀,更为地道药材。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