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病情的发生,对养殖地的消毒,温度要控制好, 夏季养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降低饲养密度。鸡群特别怕热,应该根据气温的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鸡群的饲养密度。二:是勤换饮水。夏季鸡食盆中的水容易被太阳晒热,饮水器应该放在阴凉处,且要经常换水,最好是用**纯净的清凉水。三:是早放晚圈。夏季天一亮,就应该把鸡放到活动场地上,并喂食,天黑后再圈鸡,尽量减少鸡在鸡舍里停留的时间。入伏以后,也可以在果园里搭一些木架供鸡栖息,让鸡在凉棚下过夜。四:是科学饲喂。夏季日照时间长,应该增加饲喂次数。早晚多喂,中午少喂,每顿分两次添喂,中间隔半小时,以便诱导鸡增强食欲。五:是搞好防疫。夏季蚊蝇多,容易传播疾病。因此,要认真搞好鸡舍的消毒防疫工作,预防疾病发生。鸡舍内每天要打扫一次,并且要勤垫沙土。减少应激.鸡胆小,易受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对鸡喂料、加水、捡蛋、消毒、打扫卫生、清理粪便等工作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工作时动作要轻缓,严禁陌生人和其他动物进入鸡舍.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多种维生素或其他抗应激的药物,防止和减少应激反应所造成的损失。
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一、坏死性肠炎
表现为拉西红柿样、鱼肠子样粪便,鸡易兴奋、尖叫、疯跑等。可选用白头翁散、杨树花口服液、四味穿心莲散等治疗,也可配合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肠毒清、肠毒三效硫酸粘菌素,地克珠利控制肠道细菌的继发或并发。
二、中暑
天气热时容易发生中暑,病鸡饮水增加,过料,拉稀,精神沉郁鸡冠发紫。防治热应激,使用多维素、维生素C、碳酸氢钠、氯化钾等电解质补充剂配合牛至油VC,蛋禽金福维等,减少中暑机率。
三、产蛋鸡产蛋疲软衰竭综合征
和热应激有关,导致缺氧、钙流失、产蛋下降、蛋畸形、死亡等。需加强管理,晚间开灯加水,保证饮水新鲜,同时加强通风、适当补充鱼肝油、维生素C牛至油VC,鑫蛋多,菌达诺,鑫赛福,蛋禽金福维等。
四、黄曲霉素中毒
夏季饲料容易霉变,投喂霉变的饲料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病鸡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衰竭死亡。所以不能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并做好饲料的储存,注意防潮、通风、防鼠等,发生中毒,立即更换饲料,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几种药物:GVE、维生素C0.05%等。
五、球虫病
鸡球虫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特别是10日龄~50日龄的雏鸡,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和天气潮湿多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K以及日粮配合不当等都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诱发因素。球虫病的防治,需要专用药物,地克珠利溶液、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

六、禽霍乱
高温多湿、闷热的气候条件下最容易流行。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鸡冠暗红,呼吸困难,体温高至43℃~44℃,排出灰黄色或绿色粪便。防治双黄连+其他+阿莫,下午护肝通肾效果确切。
七、新城疫
发病初期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少光泽,鸡冠呈暗红或紫黑色,发出“咕咕”的叫声,张嘴呼吸,粪便稀而发黏(有时带血)恶臭,此病的死亡率高。要综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对免疫的应答。严格隔离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我国最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Ⅳ(La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灭活疫苗。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常用于经过弱毒力的疫苗免疫过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注或刺种的方法接种。Ⅳ系苗属弱毒力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同时配合抗病毒药+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
八、大肠杆菌病
高温季节,由于环境、饲料、饮水卫生状况恶化,肉鸡易暴发此病。表现是精神、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排黄绿或黄白色粪便,零星死亡。最典型的病变是肝周炎、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除了保证环境卫生外,还要防止饲料及水源的污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气候突变等造成的一些应激因素。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如:菌巴道,菌达诺,鑫肠安白头翁散、四味穿心莲散;也可以用大杆药物来治疗。


九、传染性鼻炎
表现流鼻液,呼吸困难,面浮肿,产蛋下降,发病后出现零星死亡。治疗时用药疗程要长,可以用2~3个疗程。场内有本病存在后最好进行疫苗(油乳剂灭活疫苗)预防。可以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抗病毒的药物。
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您好!
需要多方面消毒:
1:人员洗手消毒:使用200ppm的二**氯溶液消毒手部后戴消毒手套。
2:过脚池:使用300ppm的二**氯溶液作为过脚池,消毒靴子。
3:空气环境:使用200ppm的二**氯溶液喷洒小赌,每立方米喷洒不少与30ml,每周最少消毒一次。
4:地面消毒:使用300ppm的二**氯溶液冲刷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