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回小鸡:点数、称重记录,放入育雏室(箱)内饲养。
▲开始育雏:室温保持28℃,育雏器下的温度夜间为34℃,白天为32℃。以后每周下降1~2℃。
▲100只以下用纸箱分装育雏,吊灯泡进箱内照明保温。100只以上一般采用温室(温床)育雏,育雏面积为40~50只/米2,维持至15日龄。
▲全日光照23小时,每平方米提供电灯3瓦。
▲雏鸡出壳10~24小时毛干,有1/3开始啄吃,可以开食。配料:玉米粉(或大米粉)500克拌两个熟蛋黄,免疫多维0.5g,益富源动物食用菌液10毫升,与200毫升水混合拌匀,撒在报纸上让小鸡自由采食(此量为100只雏鸡第一天采食量,第二天加1倍)。昼夜喂6~8次。1周龄平均日给料标准12克/只。
▲长途运输开食时间也不宜迟于24小时。长途运输后的雏鸡开食前宜饮2%红糖水。
▲室内散养的晚上21~22时要注意观察小鸡的表现,看温度是否适宜,有失群的小鸡应及时捡放到热源下。
▲在疫区,出壳24小时内每只小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0.2毫升,注射后观察15天。
2.3~4日
▲室温27℃,育雏器下温度33~32℃。全日光照缩短为22.5小时。
▲注射“一针肥”:每盒“一针肥”用200毫升蒸馏水稀释,注射600~1000只鸡。
▲第四天开始喂雏鸡配合饲料或自配料,配方见前面介绍参考配方,混合拌匀,用浅碟饲喂。
▲预防鸡白痢:采用益富源动物食用菌液配水,供雏鸡连饮3天。
▲4~6日龄:喂料白天4~5次,晚上1次。每天上、下午换水各1次,并洗净饮水器。
▲注意观察采食、保温、通风换气、光照。增加或更换垫料。
3. 5~6日
▲育雏器下温度为32~30℃,舍(箱)内湿度为70%,全日光照减为22小时。
▲5日起可喂少量切碎的青菜。最好能喂鲜嫩的有抗病作用的韭菜或芹菜。投喂的青料要注意晾干水。
▲饮水注意:脱温前的小鸡宜饮冷开水;5日龄以后,夏日高温宜饮药水:在饮水中添加“100倍益富源动物食用菌液稀释液交替使用,预防胃肠道疾病。
▲按大、小,强、弱分群。纸箱育雏每群30只左右,温室育雏室内用砖块或木条隔成若干小区,每区放100~150只为宜。
▲喂料用深度为2~3厘米的食盘或食槽。
▲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一次益富源动物食用菌液
▲早、中、晚要检查缺料、缺水情况,减少饥饿,促进生长。
▲观察鸡群状态与粪便是否正常,采食减少则要找出原因,室(箱)内潮湿要更换垫料,保持清洁干净。
4.7~8日
▲8~28日龄育雏器温度降为30~26℃,直至脱温。鸡舍湿度减为60%~70%。
▲全天光照减为20小时,灯光改为每平方米1.2~0.75瓦。
▲满周龄给雏鸡测重,详细核算本周育雏成本。测重方法:在整群中随意取出5%称重(大群饲养抽测数量不少于30只),由此计算出全群体重,并与标准体重(AA鸡周龄标准增重为80克/只)对照,如果全群鸡平均体重低于标准的10%左右,则每天每只应加料5~10克,反之则减料5~10克。
▲6~9日龄进行断喙。用剪刀将上喙剪去1/3,然后用烧红的烙铁烙剪口处止血。断喙前给鸡服维生素K3,可防止出血过多。
▲7日龄用新城疫‖系苗稀释10倍,每只雏鸡滴鼻1~2滴,预防鸡瘟。用药后喂多维素水溶液1次,可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断喙与滴鼻日期要分开。
▲2周龄平均日给料标准为26克/只,每天投料3次,晚上投料1次,任其自由采食。每天换水2次。
夏日白天可脱温,但早、晚仍需保温。脱温后注意观察小鸡动态,加强脱温后的护理。
一、来鸡前
1.温度要求将温度有预温时的34-35度降到29-30度。这样小鸡从运雏车里到鸡舍里既能感到暖和又不至于温差太大,更有利于小鸡去适应行新的环境。
2.湿度要求网养的从点炉子就开始在地面泼水,温度上升同时湿度也来了,书本上的70-75%,我们在实际养鸡里是做不到的,我在实际操作中网养能达到60%上下就不错了,地面稻壳饲养的加湿有难度,我把鸡舍靠暖风炉近的4-5米的地方空出来,铺2-3公分后的稻壳用于泼水加湿,加湿区域与育雏区域严格分开,防止泼到稻壳上的水又把育雏部分的稻壳湿了,影响小鸡的生长。笼养加湿大体跟网养是一样的,因为都有**的水泥地面。(本人觉得湿度在养鸡里非常重要,并且直接与前期的呼吸道有关系,原来我也多次吃过这方面的亏。)
3.料水要求稳定了温度湿度,(根据小鸡到场时间)就该提前上料上水了。预温前就把开食布、开食盘合理摆放好,一个鸡舍接鸡14000只,用150条大豆粕袋子连起来做开食布,用150个(45CM*30CM)塑料方盘做开食盘。另外也可以从一开始就用上料线料盘。有一个数据供参考:撒料面积最好占育雏面积的30%.目的就是让小鸡很容易找到料,吃上第一口料。人工撒料可用多维兑水湿拌料。这样就能确保在小鸡入舍24个小时左右饱食率达95%以上。
饮水方面,乳头饮水器结合1.5升的水帽饮水,水帽150个与开食布、开食盘交叉放置,保证小鸡能在1米甚至半米以内找到水和料,减少脱水鸡,更利于卵黄的吸收。饮水器用到3-4日龄陆续撤掉。(实验表明小鸡从来到鸡舍到完全认识乳头饮水器需要1――4天)。这样大大减少了4、5、6、7日龄的死淘率,均匀度也好多了。一周末体重在初生重5倍是一个理想的养殖指标,这样更有利于增加后期肉鸡的饲养。
4.来鸡前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鸡来到后保证鸡舍里新鲜的空气。更有利于小鸡的生长。
5.提前调整好水线的高度、水压大小(来鸡是8-10公分)。以便让小鸡在乳头上更轻松的喝到水。
二:接鸡后
1.温度大约每个一个小时提升1度,直到34-35度,结合小鸡分布,看鸡施温相当重要。前三天基本一天下降一度。以后稍微慢点,可以两天将一度,这一度可分上、下午两次降下来,到7日龄基本在30度上下。提醒一点,千万别只顾小鸡加料加水而忘记炉子。
2.每3小时添料一次,不要有剩料,剩料小鸡不爱吃。1―3日龄因小鸡嗉囊小,喝水量小而频繁,所以有水就有药物,不建议集中饮水用药,以防饮药不均匀造成积蓄中毒。小鸡到场后8小时,触摸鸡只嗉囊是否充实,轻轻触摸鸡只的嗉囊可以充分地了解到雏鸡是否已经饮水采食,开食布、开食盘的撤离可分两到三次撤完,不要进行的过快,以免有部分鸡突然找不到料吃,耽误小鸡的生长。嗉囊充满的指标:入舍后8小时80%或以上入舍后24小时95%或以上。
3.通风方面,接鸡第一天可以不开窗,从第二天开始开进风口2-4公分,靠自然通风换气补充一部分新鲜空气。第三天开小风机,逐步增加通风量。小鸡不能有风速,防止冷风直吹鸡体。受寒是小鸡引发呼吸道的直接原因。
4.湿度方面,育雏前一周舍内湿度不低于65%。前一周提高湿度的主要作用:预防呼吸道病的发生:提高湿度的作用是有利于雏鸡上呼吸道粘膜的良好发育,有利于预防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同时也预防脱水应激
5.及时淘汰弱小病残的无饲养价值的鸡。这种鸡到最后也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越早淘汰成本越低。
6.育雏开口用药推荐:磷杆清四代,净化白痢、大肠杆菌、防脐炎
小结:育好雏是个好的开始,为以后小鸡的生长打下基础。育雏又是一项繁重辛苦的工作。进去一身汗,出来一身凉,那滋味我们都有同感。可是伺候好了鸡宝宝才算伺候好了财神爷!苦了、累了又能算什么?
家庭养鸡所采用的饲养方式,应根据当地气候、饲养规模、鸡舍类型和经济条件等综合考虑。
若饲养规模小,鸡舍利用其他房舍如用厢房或柴房等改建,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可采用开放式平养,尤其是种鸡或肉用仔鸡。这种方式通风换气效果好,对养鸡设备和技术的要求比较低,适合于家庭小规模饲养。在北方,为解决鸡群安全越冬问题,可把开放式鸡舍和塑料暖棚结合起来,建成塑料暖棚对接鸡舍。
若饲养规模较大,资金比较充裕,就可建造正规鸡舍,采用笼养方式,配以饲喂、饮水、通风换气、光照等设备,以提高饲养密度,扩大饲养规模。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笼养鸡是一种必然趋势,规模养鸡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由于市场竞争,必然导致每只鸡获利减少,因此一方面要靠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消耗,另一方面要靠一定的饲养规模来获得较高的整体效益。
法院花50块钱起诉
洄水那弄的 我的有没得吃
如果你想让鸡长得更快或产蛋率提高的话,晚上增加照明和喂食、喂水是很有必要的。
养殖户赚钱不赚钱,全靠鸡的管理。只有把鸡管理好了,不生病,土鸡不损失,卖鸡才能赚钱。由于个人养过十几年鸡,做过兽药技术员,我就把养好土鸡的关键几点说一下。
第一,现在养土鸡,不是以前的时候,一些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往往混合性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所谓的家禽混合感染,主要是病毒性和细菌性混合感染。一般的单纯性病毒性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后期必然会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常见的有,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性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混合姓感染。大肠杆菌与小肠球虫混合性感染等。控制的措施也因病因不同,如果已经确准了第一种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性感染,采取的药方如下:
鸡新城疫干扰素饮水三天,然后用抗病毒的药物和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饮水五天就可以控制发病比较早的病鸡。小肠球虫和大肠杆菌坏死性肠炎也是。确诊得时候一定要观察好,不要有误判。药方如下,青霉素连饮三天,然后用控制肠炎的阿末西林原粉进行饮水,用专职小肠球虫病的磺胺药物进行治疗。
第二,小鸡的育雏喂养。大鸡长的好不好,关键看苗。小鸡苗很健康而且育雏管理的好,以后的管理就很省心。育雏的方法在我的文章有,我在这就不重复了,关键几点说一下。1,育雏的温度要控制好,不要忽高忽低。不然小鸡就会感冒。2,小鸡防疫过后,要给小鸡饮电解多维,以防应激。3,育雏小鸡的粪便很重要,早上拉粪和下午拉粪是不同的,检查粪便以下午为准。
第三,养鸡要育肥,关键是控制好肠炎。有的鸡到育肥后期,体重很轻,尽管身体看起来无恙。这都是肠炎引起的。一些土鸡的球虫控制不好,就会引起肠炎,甚至坏死。在农村里俗称“瘦干病”。鸡坏死性肠炎要要发现要治疗,后期可能就不太好治疗了。控制方法:阿末西林 甲销唑饮水。投放治疗小肠球虫病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