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清朝统治者为发展农业采取了什么政策、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4-02-05 09:52:21农业知识

传统方式是重农抑商,这听起来不是好政策,但确实一段时期利于农业发展;康熙时期,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及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重农抑商政策以及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朝在对外贸易中产生了巨大的顺差。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指出材料二中“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8分)(3)材料三是俄国在某一时期颁布的一份土地法令,它对这一时期有俄国革@命有何意义?(4分)(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指出罗斯福颁布上述新政措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答案(1)现象: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2分)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各国的变法,生产关系的调整(私田取代公田)。(6分)(2)状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分)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6分)(3)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对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和巩固政权起了重要作用。(4分)(4)目的:控制农产品数量和规模,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经济危机。(6分)

这归功于清朝初年实施的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第一、停止圈地 康熙八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圈者,悉令给还民间。”第二、实行:“更名田”康熙八年,承认明末清初战乱中农民占有土地的合法性。“令其耕种,永为世业”三、奖励垦荒四、整顿赋役制度。到雍正时,清政府又进一步实行了“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称为“地丁制”。 由于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得清朝的农业得以大力发展,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26万顷;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就突破了明代最高耕地统计数字,达到851万顷;到1725年(雍正三年)达到890万顷。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封建统治者怎样稳定粮食价格的?

唐朝宋朝清朝农业发展重要原因是什么?

文章关键词
统治者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