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氾胜之书》
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氾胜之书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2、《齐民要术》
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3、《农书》
中国元代综合性农书,明代初期被编入《永乐大典》。
4、《农政全书》
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电子百科全书是弗兰克林和纽约的硒整流器公司推出的电子书。6×6英寸开面,重12盎司,有一小键盘。如查“爱因斯坦”,你不但可得到他的传记,还可全面了解相对论理论以及1976年上演的先锋派歌剧《爱因斯坦在海滩》。为学英语者设计的另一新型便携式装置还可将西班牙语译成英语,并可纠正发音。最精致的新型袖珍装置综合了通讯录、电传、计算器、笔记本以及电话号码簿的特征。
有
《植物百科全书》是2014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继勇。自然界中的植物可谓多种多样、千奇百怪,正是有了植物的奉献与庇护,地球才能这样安然地运转,我们才不至于生存在荒芜的沙漠里。这本《儿童植物百科全书》精彩讲述那些植物的事,为孩子打开科学之门,开启发现之旅, 让小科学家的梦想从这里起航 !本书为孩子量身打造,精心绘制全景高清插图,展现令人惊叹的植物百科世界!
人类从自然中索取食物、工具等一切物资,而其中最丰富的、为我们提供最多资源的当然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的植物。本书以地球上的植物为主体,为你展现了不同植物的形貌、作用等,生动的描述和画面让你更加了解植物,无论是你见过的还是从未听闻的,这里都将一一为你呈现,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教会你在大自然中如何生存:选择有益的植物作为食物。这样,即使流落到荒岛,你也可以安全地生活下去。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编撰于明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朱棣秉着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的决心,以“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为宗旨,历时四年终于定稿(1407)。为了保证《永乐大典》名副其实,收录更多更准确的内容,明成祖允许编纂者调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全部藏书,还派人到各地搜采图书,为编纂图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该书的撰写规模前后累计3000多人,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农业谚语:牛马年,好种田。
麦锄三遍面满斗:麦种深,谷种浅,乔麦芝麻盖半脸: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春风前后,大麦豌豆:清明热的早,早稻必须好:三月雨贵如油,四月雨好动锄: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猪瘟疾病传染快,眼赤无神爱昏睡:立夏雨少,立冬血好:留苗过稀,后悔莫及。
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夏至风从西北起,瓜田园里受熬焦。
《陈旉农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作者陈旉在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山隐居务农,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七十四岁时写成此书,经地方官吏先后刊印传播,明代收入《永乐大典》,清代收入多种丛书,18世纪时传入日本。
陈旉农书是论述中国宋代南方地区农事的综合性农书。陈旉以前的农书,多为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业经验总结,本书则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本书在养牛和蚕桑部分也有详细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到宋代达到了新的水平。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
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1755年1月25日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王亲自批准建立了莫斯科大学。1940年,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莫斯科大学的主要奠基人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开始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校的历史就是这所大学杰出校友们传播自由、公益、人性和真理精神的见证。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的科学普及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莫斯科大学的校长深受尊敬,而正因为莫斯科大学的特殊地位,校长在俄罗斯教育界举足轻重。
http://pan.baidu.com/s/1eigyv 这是下载链接满意请采纳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齐民要术》全书20余万字,共十卷,“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事,靡不毕书”。其中,饮食部分主要集中在七、八、九、十四卷中。卷七、卷八专记食谱,包括各种菜肴和食品的烹调方法。书内所记烹调基本技术近30种,如[鱼乍](腌鱼、腌肉),酱(肉酱、梅酱),菹(泡菜),羹,汤,[月霍](炖肉),蒸,煮,炒,炙,奥(走油肉),糟,煎,蜜,拌,炸,烧,醇,冻等。对烹调的记述,大致包括选料要求,刀工处理,调味用料,火力水候,烹调要领及成品菜肴的色香味形等,这一体例对后世烹饪论著有很大影响。《齐民要术》也是研究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