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如果想发展养殖业而又不想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去管理,那么我的建议是养殖田螺!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水稻,如水田,在水稻插秧过后,把选购好的田螺种苗放进水田,让它自然成长繁殖!这样就能令种植水稻和养殖田螺两不误,因为田螺的繁殖期很短,所以成本低回本也快!但是要注意二点:
1、要水田养殖,如果不是水田,要保证田里长期有水。
2、在养殖田螺的水田里,不能因为还种有水稻而施以肥料,从而把田螺毒死!
泰国(Thailand),旧称暹罗,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中部,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毗邻老挝,东南接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广为人知的泰拳(Muay Thai)、泰式按摩(Thai Massage)、红艺人(Lady boy)、大象(Elephant)是这个国家的标签,《暹罗之恋》、托尼·贾(Tony Jaa)也让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度走向了世界,泰国被称为东南亚佛国,90%国民信仰佛教,富丽堂皇的大皇宫是泰国佛教的圣殿,吸引着无数国外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但少为人知的是,号称“东南亚粮仓”的泰国还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和世界五大粮食出口国之一。
历史上泰国农业发达,支撑着整个国家对外贸易交流。大城王朝时期与宋、元、明三朝海上商业活动频繁,成为亚洲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曼谷王朝建立后,对华贸易仍然是政府重要财政来源。19世纪以来,泰国依靠大米、橡胶、锡等粮食和原料的供应,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重要贸易伙伴,同时这些国家的贸易需求也刺激了泰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存在经济格局单一等弊端。1950年,泰国王拉玛九世普密蓬加冕称帝,并于1974年提出“适度经济”原则作为治国理念,追求经济活动和发展战略的适度、合理,力求经济、社会、环境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庸理念为指导泰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此,从上世纪80年代起,泰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中轻型工业,电子工业等制造业以及配套服务业迅速提升,推动了泰国的工业化进程,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被誉为亚洲“四小虎”之一,进入90年代,泰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并成为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经过1997年金融危机的洗礼,泰国不改自由经济政策根基,同时着力推进农业扶持计划,试图通过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经济恢复和国家振兴。
1,泰国创意农业发展概况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常年温度不低于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拥有农业发展的良好自然生态条件。泰国境内大部分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北部为山区丛林,中部为平原沃土,东北部为高原,南部为热带半岛。泰国全国可耕地面积1573.5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基于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自古以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农产品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代表性的出口农产品包括稻谷、橡胶、木薯、玉米、甘蔗、热带水果等,其中稻谷和天然橡胶出口量为世界之最。2014年泰国农业产值429亿美元,占GDP的11.6%。
泰国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档精品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稻田面积共1195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三分之二强。21世纪以来曾常年位列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2014年泰国大米产量2050万吨,出口1096.9万吨,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5.4%,位列世界第一。泰国橡胶年产量约400万吨左右,占全球橡胶总产量三分之一。2014年泰国橡胶总产量427.1万吨,出口340.9万吨,出口额59.6亿美元。泰国是世界第三大木薯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巴西)和第一大出口国,2014年木薯产量3124万吨,鲜木薯和木薯干出口680万吨,出口额15亿美元。
泰国特别注重培育大农业观、整产业链、全绿色化的农业主体和发展业态,世界知名的正大集团通过打造种子改良、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农牧产品加工、进出口贸易、品牌营销、农业文化创意等完整现代农牧产业链,成为世界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典范。近年来,泰国农业在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通过合作化、集约化、特色化、融合化、精品化的路径创新,大力开发创意农业新业态,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等为农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成为推动其农业改革的重要抓手,使泰国这一传统农业大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有机种植创意缔造亦真亦幻的泰国“香米”神话
让大米成为“色、香、味、形、意”俱全农产品的全权代表。泰国大米以其卓越的品质享誉世界,深受各国消费者青睐,而以粒长、润泽、清香著称的泰国香米作为泰国大米的代表风靡全球,不断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成为近二三十年来称霸世界米市的杀手锏。客观地讲,泰国大米能够在短短二十年之间后来居上,与泰国政府严格把控大米标准、推广有机生产、培育国际品牌等战略不无关系。
泰国政府历来重视水稻种子培育筛选,在全国20多个水稻种子生产中心,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良种繁育,以保持水稻品种的优良性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近年来泰国政府大力倡导有机农业战略,专门为有机农业制定了“国标”(国家标准和国家认证),推出“国字号”有机农产品商标——“有机泰国”。通过发展有机农作物融合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认可,将有机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主导战略。
泰国香米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涵盖温度、湿度、田间护理、成品分级等各个方面。泰国香米在35℃的气温下种植下地,25℃的气温下收割,种植时间为105天,期间稻田内不通过人工加水,全部靠自然降水灌溉。水稻扬花期间,种植地区气候变得凉爽,辅以明媚的日光,以及水稻灌浆期间土壤中渐渐降低的湿度,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稻米的香味不断产生并积累,最终孕育出香气袭人的泰国香米。对于成品标准,泰国“茉莉香米”质量标准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这一称号的大米纯度必须达到92%,潮湿度不能超过14%。
3,农旅结合创意推动农业旅游景区发展
让农业不仅卖产品而且卖风景,不仅卖结果而且卖过程。为了拓宽农业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寻求经济复苏,泰国观光与体育部于2015年推出农业旅游计划。该项旅游新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农业旅游观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还扩展旅游景区夜市规模,让更多的农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成为旅游纪念品,借此增加农民的收入,首期将12个城市确定为农业旅游试点区域。除此之外,泰国政府还大张旗鼓推进和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战略,计划将1000座政府农业示范园区改造成推动地方生态旅游的景点,将这些农业园区打造成供人休闲体验的农家乐,开发出一系列彰显产业特色的农业旅游体验产品。
除了设立农业旅游景区外,泰国政府还推广民宿旅游和皇家发展计划,通过拉升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进各地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当地旅游带来新增长亮点,同时还能通过售卖地方农特产品为地方群众增加家庭收入。位于清迈湄林县的Nong Hoi皇家农业发展基地,是泰王普密蓬在泰北五府推动发展的38个皇家农业发展基地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去蒙占山登高远眺、观日出日落、看雾海奇观,赏奇花异草,也可以体验蔬菜和草药种植。
4,精品高端创意助推特色热带水果产业发展
打造集“养胃、养眼、养颜、养心、养乐”于一身,站在金字塔尖的“水果王国”。泰国水果因其高品相、高品位、高品质、高价格,在世界水果市场中被消费者誉为“奢侈品”。泰国国土纵跨亚热带和热带,各地地形、土壤、气候差异明显,极其适宜发展特色农业,加之泰国自古以来就是水果之乡,出产的热带水果不但品种繁多,而且产量充足,由于气候适宜,泰国水果品质普遍优良,榴莲、山竹、红毛丹、莲雾、芒果、椰子、菠萝、芭蕉等特色水果更是享誉全球,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发展精品热带水果产业成为泰国农业发展的又一亮点,四季仙果,果香四溢。
比如,泰国北部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曾经是全球罂粟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治理毒品泛滥,依托皇家发展项目,泰国政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鼓励农民进行替代种植,发展出特色水果新产业。龙眼产业就是清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的一个缩影,不但杜绝了罂粟种植,还开发出个头大、味道甜、品质上乘的清迈龙眼,受到市场的追捧。又如泰国东部最大的素帕他水果园占地1700多亩,园内种植有20多种热带水果,游客在这里可以无限量品尝各种当季热带水果,让人大快朵颐,大饱口福。
总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是跟这个国家的政策措施有很大的关系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之本,泰国月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产业发展互补,它也在搞改革开放政策,这就是它发达的重要原因。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