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着抵制的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吧,合村并居,改善环境,这个是不可否认的,也都知道环境肯定比以前更好了,但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是,经济来源靠什么?并居以哪个村为中心?并居以后,下地干活庄稼地离得远了怎么办?农具往哪里摆?粮食往哪里放?晒粮食在哪里晒?养鸡养鸭,养猪养牛怎么办?所以这些问题考虑的比较多。然后可能也觉得是一种搬迁,应该适当的拿到一点补偿款啥的。
在农村里面做农业电商,如果能够和当地政府支持的一村一品配合做电商,好处是很多的,也能够获得快速成长。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农村里面做电商应该怎么去操作?如何能够让我们的电商走的更宽广更远?
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有政府为其做背书,那么能够得到支持,我们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也是得到农民认可的一个第1个印象
因为现在我们遇到的太多太多的情况,特别是回到农村里面发展农副产品的,想要做电商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在跟农民去谈这个合作的时候,如果没有政府给你做背书,这种情况而言是非常艰难的
首先一个就是农民他不相信你能够卖出去,而且还总认为你在坑他们的产品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能够和政府合作,让政府来推动这个事情,那么我们就会省去很多很多麻烦,这些麻烦,如果你没有做过农村电商,你是根本想不到的。
各种审核畅通无阻其实我们一直就想做农村电商,但是由于审核的各种文件被那些审核人员各种刁难,所以我们索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办任何农村电商的行业和活动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比如说我们现在在网上销售这些产品的就必须去办理这个营业证,我没有得到政府的背书,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那么你去办理营业证,他们会按照正常流程来给你办理
也就是说没有店铺那就不能够给你办理这个相关的营业证件。所以这个也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入农村电商的一个巨大的困扰。因为我们能力是有的,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再去开一个店铺,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就没能够拿到证件,自然而然就没办法,将这些农副产品上架在我们的店铺之中。
所以得到政府的背书,这个时候他们给我们开具的这个证明或者说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办理的各种证件想要提交的审核文件都是飞快一样的速度,获得审核与批准。
财政的补贴。可能财政的补贴会相对少一点。但是对于这个问题而言,我们做农村电商属于创业,那么既然属于创业就可以申请到无息贷款,如果你没有政府给你背书无息贷款一般很难申请,除非你有产业或者有其他什么做抵押的,那么如果得到政府的背书之后。
直接由政府给你担保,你去银行里面随意的贷款。至少会比普通的无息贷款要得到很多。
比如说我们这边附近的一个镇上面。他们做的无息贷款是进入了农村电商并且得到政府的,肯定那么一般的去做无息贷款,只能够贷个5万三年,就需要收利息或者一定要还贷款了。
那么得到政府背书之后,10万块钱5年之内没有任何利息。这个呢,就是获得政府背书,一个财政支持的问题。
其他的合作问题那么针对于获得政府的支持,肯定其他的合作问题也是迎刃而解的,比如说我们在物流的时候,如果和物流的谈合作,如果你刚开始没有量,那么可能会被砍价砍的比较厉害,也就是前期的投资太大
获得政府的支持认可,直接由政府出面跟他们下令沟通这种情况呢,原本你可能要35天才能够谈妥的一个合作协议,那么经过政府的调解可能半天就能搞定了
以上我们说了几个方面,但是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呢,也是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的。所以面对这个问题获得政府的认可支持,那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问题。
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农村里面将这个农村电商快速的发展起来。
互相帮衬,互惠互利,携手同行,相得益彰。这是这一段时间,笔者常常阅读有关农村电商的相关文章,广泛收集本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情况后,最大和最真切的感受。
一、从“一村一品”产品销售和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触网的大趋势、传统销路的拓展乃至定单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都与电商这一越来发越重要的工具密不可分,二者关系将越发紧密。
(一)农业触网已是大势所趋,“一村一品”的发展也必须主动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所需的农药、种子、化肥、农膜以及农村的销售和服务,正在加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一村一品”发展所需的大批量的上述物资,电商的价格和服务越来越优于传统实体店;而且“一村一品”发展所需要的委托生产、代耕代种、精细化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业与休闲旅游、餐饮民宿、社会养老、农产品初加工等,更需借助网络及电商。
不管是消费习惯的转变,还是从控制成本的角度考虑,以及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新兴服务业的需要,“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主动利用网络、依靠电商。如笔者所在地,农药、种子、化肥,群众已开始在网上购买,去年已有几户联合起来在网上购买了大型收割机。至于利用电商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在网上宣传推介农业观光、农家乐等,早已不是新鲜事,一年之中什么赏花季、采摘节、丰收节,无不与网络和电商对接,一来扩大影响,形成品牌,二来推动产品变现,促进销售。
(二)传统销路的拓展乃至定单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都越来发挥依靠电商。互联网这一工具,已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并将更加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一村一品”要发展得好,必须迈过农产品的销售这一门槛,而电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1)利用电商可以进一步拓展销路。在已有传统生产定单或销售渠道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销路,或以求产品卖得更快、销得更多、售价更高,电商销售都是最佳的选择。笔者这里已连续几年和电商平台共同举办“缤纷七月、与梨有约”地理标示产品“庆隆梨”采摘季活动,既扩大了知名度,又拓展了销路。本地又一电商企业,通过网上销售,将一个镇的李子销到了全国各地,实现了卖得出、卖得好、价格高,直接推进了该镇以李子为主的“一村一品”的发展,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群众增收。
(2)利用电商可以发展定单农业。这种情况网上成功的案例就太多了,生产之前接受预定,全程通过网络展现生产过程,产品上市自然不愁销路。笔者这里一野猪养殖场,触网时间比较早,其散养的野猪猪肉品质好,还是仔猪时已接到了不少定单,对养殖户来说重点就是养好猪即可。
(3)电商将越来越成为销路的主渠道。这种情况网上成功的案例也非常多,经常报道某地的某某特产无销路,后来借助电商平台顺利打开销路,并成就了该地方的“一村一品”或“一县一品”。笔者这里一火龙果种植基地,其主要的销路就是电商,该电商不但包销了这一个基地的产品,还连带销售了紧邻一个基地的同一产品,目前“火龙果”已成为紧近两个村的“一村一品”。
二、从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来看,风口之上,鲜活农产品上行将是发展的重点和竞争的热点。农村电商要将鲜活农产品卖出去,首先要解决产品的问题,而农产品恰是“一村一品”发展的结果,二者正好互补。
(一)既懂电商经营、又懂农业生产的毕竟是少数,电商销售的农产品将大多来自“一村一品”。农村电商与农业生产,二者定位不同,以后的农业生产与经营销售分工将越来越细,即“术业有专攻”,需专干其门,现在及经后经营农村电商的,大多不是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笔者本地销售李子的电商,其经营者主要是对接的专业合作社的产品。
(二)农村电商乐意销售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村一品”,对扩大销量和赚取更多的利润创造了条件,节约了成本。因“一村一品”是地方主导的产业,在资金、技术、包装、宣传、推介等方面也下了一定功夫,产品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电商销售已奠定了一定基础,既为网上销售创造了条件,又能节约宣传推介的相关成本。笔者本地的庆隆梨,宣传推介主要是政策唱主角,节庆活动也是政府操办,电商配合。
(三)地方政府为更好地发展“一村一品”,将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对于“一村一品”的发展问题,各级政府都有非常清楚的认识,产品销售至关重要,所以也是舍得花真金白银进行扶持,比如投入硬件建设、给予政策优惠、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和贷款、大力补贴快速费用、达到一定销售量给予现金奖励等,都是扶持力度极大,农村电商经营者更能直接受益。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与“一村一品”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二者的关系是互相帮衬、互惠互利,二者携手同行,将共同发展、相得益彰。欲感受“三农微耕机”犁开土地的更多乡土气息,敬请关注@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衷心感谢阅读和点赞。(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