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差点就做了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调研了很多智慧农业的企业,国内比较出名的是一家广西的企业,名字就不说了。
之前做智慧水务、智慧燃气,后来做智慧城市、智慧消防。中途因为有个省想做智慧农业,也是找到我们,所以花费了很大精力去做了一些调研,最后还是放弃没有做,简单的说下原因吧,我感觉智慧农业的大神看到应该会喷我。
物联网行业很大,需要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进行结合,比如物联网和水务就是智慧水务的第一个阶段,物联网和消防就是智慧消防的第一个阶段,为啥说是第一个阶段呢,智慧两个字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没有个十年八年还真智慧不了,大部分行业目前就是数据采集阶段,所以我觉得还是第一个阶段。智慧农业说起来简单,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空气温度和湿度、土壤的PH值和水份、光照、二氧化碳等,然后再通过自动喷水设备、补光器、二氧化碳发生器等设备进行调节,调整成植物最喜欢的环境,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原理就是这样,但是很多这样的场景都是在温室大棚,小批量试验阶段或者实验阶段。这就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测试环境与真正的户外环境不同。户外的环境非常复杂,空气中的物质也不是每时都一样,同样土壤也不是,而且灾害频发,任何一个数值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智慧农业的最终结果。
直白的说,增加了一套智慧农业的软硬件系统,通过一年、两年完全看不出效果的,今年产量突增就说是因为智慧农业系统的功劳,那绝对没有一点实际依据的。十年、二十年能有一个可靠的结果就不错了,但哪个企业会跟踪几十年,目前物联网才多少年,所以这就是我们最终没有做智慧农业的,理论和实验与实际场景不一样。
和很多农业大省一线人员做过探讨,都是这样的结论。智慧农业只能说是未来的趋势,没人做这块也不行,技术还是要进步的。相比于其他行业智慧农业是一个比较久远的行业,在很多年之后才能有结果的行业。
不管想做什么行业,都要去点烟,而且要相信自己。
可以更好地把农产品推广销售,扩宽了路子,增加收入
现在不管聊到什么大家都喜欢提到这么几个字“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好像说话的时候带上这么几个名词感觉很高大上。当然了,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大数据平台”以及 “智能化”其实都是现代农业所必须的东西。
而所谓的通过大数据分析改变现状农村领域的运营方式,我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农产品的种植方面。大数据平台可以根据系统的各种检测数据,结合互联网信息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时间播种、育苗、浇水、喷洒农药、收获等等。而且还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自动调整灌溉的时间、和喷洒农药的比例等等。而这种精细化的操作过程可以让农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个方面是农产品的销售。现在的农村农产品的销售都是比较单一的,比如说很多人都习惯把自己家的农产品卖给当地的收购点或者,专门过来收购的商人。而先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选择最优质,价格最高的收购商。又或者是自己从网上销售,这些东西都离不开大数据和互联网。
大数据就是通过“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式让现代农业逐步的替代传统农业。让农民逐步的解放自己的双手,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管理好自己家的地。当然了现在的大数据很多东西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很多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不断的磨合。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以后,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实现的。
大数据平台预订+现代物流+现代平台配售,可以不再用化学药剂保鲜,可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为降低国家每年5万亿的医疗支出做大贡献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