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提农业户口跟非农户口,也没有农转非的这种说法了。现在统称居民。(我是在2005年夏天了解到的,至于以前是什么规定我不太清楚)
这两种户口几乎没区别了,现在发给你的户口上已经不显示农业户口跟非农业户口了,只有公安机关档案中有。只要最近几年户口动过的,都是居民户口了。基本上都是这两种户口的区别正在逐渐缩小。
区别主要在于你的工作,如果你还在农村生活,靠地吃饭,那征地的时候,可以得到补偿。
如果你在城市有工作,交社保,那征地就无法得到补偿。没有村里的分红。但是现在征地补偿,尤其是村里的分红,主要是约定俗成的,看你们当地的习惯。
但你家房屋拆迁会有你的份。
农产品绿色通道
自1998年我省开通果品运输绿色通道至今,已开通国家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3970公里,涉及收费站140个,开通陕西省果品绿色通道5730公里,涉及收费站247个。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免收通行费达4.8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按照国家有关绿色通道规划,目前在我省境内210、310、312国道线上,已建成的吴堡—绥德—靖边—王圈梁段、西安—汉中—勉县—宁强—棋盘关、西安—柞水—安康—重庆段、陕蒙界—榆林—靖边—延安—铜川—西安段、潼关—西安—宝鸡—天水段(包括国道310宝牛段晁峪、姜城收费站)和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及国道108线西安—棋盘关段,均属我省境内国家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与周边相邻的四川、甘肃、重庆、湖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宁夏实现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互通。在我省境内的所有收费公路开通果品绿色通道。今年8月15日,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又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开通陕渝两省市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对陕渝两地生产的新鲜蔬菜、活家畜、鲜活水产品和生鲜蛋等鲜活农产品,在运输时享受优惠政策,实行免费通行。
同时,省交通厅要求有关部门按照收费公路的标准,做好通行道路管理和养护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提供优质服务;要求各级交通行政执法单位在执法中,对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没有明显违规行为的,不得随意拦车检查;坚持发现违章,健全记录,优先通行,事后处理的原则,杜绝公路三乱现象;在陕西境内国家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沿线收费站的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向社会公示鲜活农产品的种类、绿色通道优惠政策、规范执法的规定、咨询与举报电话等。
在全面小康的路上,要实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同胞都不落伍,要突出精准产业扶贫、技能扶贫、政策扶贫、信心扶贫和信息扶贫五个重点。
精准产业扶贫。找准符合当地的产业发展项目,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发展规模适度、生产经营专业、市场销售顺畅的特色农产品。通过摸清每户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加于认真研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产业扶持,确保每一户家庭都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和致富的门路。真正让产业扶贫成为全面小康路上的“急先锋”。
精准技能扶贫。产业扶贫需要与技能扶贫无缝衔接起来,依托各类培育的产业,加强对群众实用技能的培训。比如,某一个地区扶贫的产业是林下经济种植,那么就要把使群众掌握林下种植技术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真正花点心思,费点劲,培养出一批致富能手,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真正让技能扶贫成为全面小康路上的“守护神”。
精准政策扶贫。扶贫必须将政策落到百姓手中,传到百姓耳中。要不断加强政策性金融、小额贷款等扶贫政策的宣传,明确新农村指导员的职责,建立人才扶贫考评机制,优化贫困人口识别制度,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扶贫政策有选择性地向夹缝中真正贫困的群众倾斜,提高资金分配使用精准、有效性。真正让政策扶贫成为全面小康路上的“指挥官”。
精准信心扶贫。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提不起来,再多的扶贫举措终将成为“空招”。信心扶贫是精准扶贫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探索建立一支专业的扶贫心理师队伍,科学对贫困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敢于同命运、同贫困作斗争,用强大的内心和勤劳的双手,去脱贫致富。真正让信心扶贫成为全面小康路上的“补给军”。
精准信息扶贫。“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技术信息扶贫服务。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平台,填平“数字鸿沟”。推进贫困地区的互联网建设,联合多个部门通过官方网站向贫困群众提供“三农”政策法规,用工信息、农产品价格、农科知识、扶贫资讯等信息服务;加强扶贫信息员对扶贫信息收集、采编和传送的工作培训力度。真正让信息扶贫成为全面小康路上的“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