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一般是在是在4月底至5月上旬种植。播种:1、花生播种期:春季5cm土层地温稳定在12℃时,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种。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盖栽培可稍提前7~10天。2、播种时以磷、钾肥为主,每亩施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8千克。准备地膜覆盖栽培的地块,做成底宽75~80cm、畦高5cm,畦面宽65~70cm的畦,畦与畦中间做成20~25cm宽,15cm高的小垄,以备播种时取土用。扩展资料:花生防治方法:⑴选种抗(耐)病品种 如粤油22、粤油551、汕油3号、恩花1号、红梅早、战斗2号、中花17等。⑵因地制宜调节播期,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做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改大畦为小畦。增施磷钾肥。⑶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蔓及自生苗。⑷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95%敌锈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胶体硫150倍液、1:2:200倍式波尔多液、15%三唑醇(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667m2用对好的药液60-75L。喷药时加入0.2%展着剂(如洗衣粉等)有增效作用。第一次喷药适期为病株率50%,病叶率5%,病情指数小于2。花生的害虫很多。**害虫有蛴螬、蝼蛄、地老虎和种蝇等,用毒土、毒谷、诱饵防治均有效。苜蓿蚜虫、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卷叶虫等都为害叶片,可用药剂防治。斜纹夜蛾有趋光性,可诱杀。
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精选,选择色泽新鲜、粒大饱满、无霉变、无伤、无虫蛀的籽仁作为种子。可对种子进行分级筛选并分级播种。不能不筛选种子而直接混合播种,以免因种子大小不一而造成播种缺穴缺苗或形成大小株。花生出苗前后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种子的两片子叶储藏的养分。花生子叶的大小往往差异很大,因此,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作种对幼苗健壮和产量高低具有很大影响。应结合剥壳将种子按大小、皮色、饱满度进行分级粒选。目前,大规模生产制种企业一般采用机械化筛选分级,再将分级种子通过“色选”的光电装置将变色的种子筛除。分级的标准是:一级种籽粒大饱满,种皮色泽新鲜,无皱纹,小花生1300粒/公斤~1400粒/公斤,大花生1000粒/公斤~l100粒/公斤;二级种籽粒较小而饱满,种皮色鲜,个别有皱纹,小花生1500粒/公斤~1700粒/公斤,大花生种子1300粒/公斤~1400粒/公斤。有研究表明,播种一级种子比不分级的种子增产16.4%,播种二级种子比不分级的增产4.3%。花生播种前,要早检查种子的情况,特别是种植大户从外面大批量购买种子更需要慎重。若种子回潮,受冻,霉变,发芽势弱,发芽率低,严重的就不能作为种子。发芽试验步骤为:(1)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中注意样品,每份随机取50粒~100粒;(2)将种用30℃~35℃温度浸泡2小时~4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3)将种子放入带湿沙或垫湿布的碗盘中,在种子上面盖上湿草纸或湿布,放在热炕上或热锅中,保持约25℃的恒温进行发芽;(4)24小时候检查发芽的百分数为发芽势,72小时检查的发芽百分数为总发芽率。发芽势80%以上,总发芽率100%的为优种,可作为高产田用种;发芽势60%以上,发芽率95%以上的为一般种,可作一般大田用种;发芽势40%左右,发芽率80%左右的为劣种,不能作为种子。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