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小学生应知哪些法,懂哪些法,守哪些法?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10-19 15:10:05农机知识

小学生应知法律小常识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无论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别、贫富、职业等而有所区别。

2、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任何人要服从宪法权威。

3、我们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部门要分工合作、相互监督。

4、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依法治国。

5、《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6、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7、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8、窃盗罪。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9、恐吓取财罪。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10、强盗罪。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

11、伤害罪。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 12、施打、吸用麻醉药品。所谓的『麻醉药品』就是指『毒品』,因为错误的使用麻醉药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除了在医院由医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另外,虽然本身没有吸毒,但若有贩卖麻醉药品,也是犯法的行为。

13、赌博罪。同学们在学校玩耍时,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都不可以玩赌博性的玩具或游戏。除了不可以从事赌博性的行为外,也不可以提供别人从事赌博的工具或环境,否则就算你没有玩,你还是犯了法。

14、毁坏公共设施罪。不论在学校或是公共场合,只要是不属於自己的东西,而是给大家共同使用的东西,就是公共物品。同学应该小心使用并爱惜公物,不可以随便破坏、毁损或丢掉公物。

15、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1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

17、《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19、《通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第四款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1)学生乘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①头部、手不要伸出车窗外;②上、下车不要拥挤;③不要强行搭乘机动车;④乘车时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⑥坐在前排的人不要与司机聊天,影响司机安全驾驶……

(2)学生行走时应该注意的安全:①靠右侧靠边行走;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戏、打球等;③横穿公路时,要前后观看清楚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横行斑马线或天桥的地方,要走斑观线或天桥,不要闯红灯!④不要向过往车辆抛杂物……

18、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有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19、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小学生法律小常识大全

小学法律小常识10条: 学生骑车时应注意安全: 1、不要用你的头和手伸出窗外; 2、下车时不要拥挤, 3、不要用武力夺取机动车; 4、不要把东西扔出汽车。坐在前排的人不应该和司机交谈,这会影响司机的安全驾驶。 学生走路时要注意安全: 1、走在右边; 2、不要追逐,玩游戏,在公路上玩球; 3、过高速公路时,要看清前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斑马线或立交桥,要走斑点线或立交桥,不要闯红灯!不要乱扔过往车辆。 防拐卖小常识: 1、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要从猫眼或门逢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 2、单独外出时不要喝陌生人的各种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或其他食物,不要到荒凉或偏僻的地方玩耍。发现坏人,或者碰到紧急的事可以打110报警救助。 3、不要随便买路过摊位上的烤羊肉串等东西吃,路边的东西是不卫生的,吃了很容易生病。

7 浏览3905

小学生应知道哪些法律知识

(一)、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 1、学生乘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①头部、手不要伸出车窗外; ②上、下车不要拥挤; ③不要强行搭乘机动车; ④乘车时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2、学生行走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①靠右侧靠边行走; 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戏、打球等; ③横穿公路时,要前后观看清楚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横行斑马线或天桥的地方,要走斑观线或天桥,不要闯红灯! ④不要向过往车辆抛杂物……

4 浏览182

求辩论资料:小学生没有必要学习法律(资料越多越好)

一句话最简单知法懂法才会如何规避法律,当然法律是维护我们和谐的平衡基础,但是我们相信凡事都将有个度,孩子犯事儿家里人帮忙维护是因为孩子知道自己犯法那么如果孩子不知道犯法呢 可能这么说有些牵强 但是试想下前段时间的李天一,因为知法懂法所以才会以罪而不是轮奸罪,那么我们转换下思路来说小学生学法对小学生自身是否有意,是有意,但是我更主张由自身约束而不是法律的强制约束从而引导和谐社会为祖国的花朵更添精彩; 以前没有法律的时候,四书五经 尊老爱幼是中华人民的传统; 现在有法律以后随着时代进步有多少人会给老人让座? 如果给礼仪谦让牵扯进入法律中就不会造成平衡阶段,那么法律也就失去了有关法律本身意义的价值了,法律法律是从人心而不是从字面,那么来说法律不能全部代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传统,只有让小学生先学会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再进而提升法律,从根基掌握好孩子们的心性而不是强制灌输导致的知法懂法规避法律从而让他们做事有了“推”的理由; 同时小学生不具备自我思考和自我负责的能力,所以法律对于他们来说无非也就是和文言文和古代文一样的扣字背诵, 通过仁心来进行阐述中华5000年历史让小学生更加理解当前我国的状况,从而树立小英雄形象增加孩子们的可自主性和掌握能力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心才是他们最主要的,进而在进行学习法律从根本学习从根本领会从根本改变懂法守法那么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55 浏览1683

小学生日常法律小知识

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   1、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其特征有四方面:(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即相应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5)、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我国刑法的任务是(1)、保卫国家政权;(2)、保护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   3、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犯罪的特征有(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5、构成犯罪的条件有(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例如,盗窃罪是对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3)、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4)、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6、犯罪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以积极的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人的积极行为,如故意伤害行为、盗窃行为都属于作为的形式;而不作为是指应当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实施的消极行为。这种形式的犯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为前提的,如行为人将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抛弃于荒郊野外以此来逃避自己应尽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则构成了遗弃罪。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8、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观表现为犯罪故意和过失。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而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作为未成年人,首先应该知道并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受到伤害时应该寻求哪些保护;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就会知道自己如果违了法犯了罪,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刑罚;《道路交通安全法》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明确告诉了我们乘车行走应注意的事项,为大家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学习《义务教育法》知道自己应该收到合法教育的权利,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要知道,学习遵守。

随着犯罪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成年人犯罪格外引人注目。在学校里,同学间免不了矛盾和摩擦,同学们要互相关心和尊重,友爱相处,团结合作。如果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气用事,要有法制观念,化矛盾为友谊,不做害人害已的事。让法律约束自己,也是自由的保障。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学习法律常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让犯罪远离校园,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自我防卫能力。平时多关注一些有关法律的新闻,看一些法制方面的书籍或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以法制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在家庭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

法律既是维护个人权利的武器,又是规范行为的社会准则,让法律陪伴着自己一起健康成长!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蔬菜种植记录表(小学生蔬菜种植记录表)

适合小学生了解的生活小百科

小学生安全教育征文

小学生安全小知识

关于小学生 安全小常识有哪些?

小学生安全知识,谁有啊?

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

关于小学生的安全知识有那些

安全小知识和小学生知识

小学生安全知识

小学生校外安全常识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小学生家里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小学生健康小知识

小学生建筑工地安全知识

小学生校园的安全常识都包括哪些

夏季小学生安全常识有哪些?

小学生安全教育常识:如何防止触电?

小学生校园安全小常识5条?

小学生知识

小学生自护安全常识

小学生交通安全顺口溜?

小学生安全教育有哪些内容?

小学生开学需要准备什么?

小学生应注意的安全知识

小学生有哪些安全知识

小学生安全常识

小学生的安全常识200条

小学生安全常识!

小学生的安全常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小常识

小学生应该懂得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有哪些?

小学生安全常识有哪些 内容

小学生应该懂得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小学生安全知识,顺口溜

小学生生物科普知识

小学生安全知识问答

小学生科技小知识

小学生节约粮食知识问答

小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小学生环保知识资料

小学生卫生知识

小学生用眼卫生小常识

急求 小学生卫生保健知识

小学生健康知识10条

文章关键词
小学生 应知